中国5g网络规模和行业应用探索领先全球领先的位置( 四 )
更进一步 , 多个医院可以通过5G在平台上会诊 , 病理图像、人的图像和声音都没有任何延迟 。“5G会给病理带来很大的改变” , 钟定荣认为 。
新冠疫情期间 , 借助5G的远程诊断技术已经在发挥作用 。华为无线Marketing室内数字化产品线专家王越琴介绍 , 武汉抗疫期间 , 医生通过5G听诊器 , 将数据传到外面的专家 , 帮助新冠ICU的病人进行分析 。
传统的听诊是医生的主观判断 , 而5G听诊器可以有效的把病人情况和听诊的生理声音的数据保存 , 调动更多专家资源乃至AI进行分析 , 评判病情 。
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 , 5G技术正在为急救患者争取救命的时间 。
一辆配备了5G终端设备的急救车 , 通过与医院内的信息传输 , 让车上的急救人员和院内的急诊抢救团队零时差协同工作 , 相当于把医院的急诊室搬上救护车 。
急诊医生可以在救护车抵达医院前就通过车上急救人员的AR眼镜和车载高清摄像头 , 实时看到患者信息 , 指挥救助 。不仅如此 , 车上诊疗设备获取的体征数据也能实时传递至医院 。这些数据的帮助下 , 院内医生可以指导急救人员在车上完成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 , 并通知院内进行手术布置 , 实现院前和院内的无缝对接 。
要达到这一步 , 急救中心和救护车都需要部署5G终端 , 来实现数据的大带宽和低时延传输 。其上行和下行带宽要求分别为10Mbps和30Mbps , 时延要在30ms以内 。
如何让更多人尝到甜头?
广阔的未来面前 , 也必须要看到5G的应用才刚刚起步 , 产业链上下游、尤其是模组的价格还不够廉价 , 它的应用也离不开企业自身较高的数字化能力 。整个生态还需要花时间来逐步打造 。
5G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能够将一流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更多基层医院 。王越琴坦言 , 前期的试点应用是从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先开始 , 目前全国已有700多家医院部署数字化5G室内覆盖网络 , 智慧医疗应用的开展已具备网络基础 。
从现有情况看 , 三甲医院有很多对口扶贫医院 , 中日友好医院有对口下线的人民医院 , 其对口医院全国有5000多家 , 比如数字听诊就在做下沉 。很多医院有听诊的门诊 , 未来老百姓每次都去三甲医院比较麻烦 , 就可以在社区医院设置听诊门诊 。
更重要的是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 。王越琴表示 , 生态的发展是端到端的发展 , 网络只是管道能力 , 现在已经具备了 , 而整个终端生态和医疗设备、机械怎么快速发展、对接企业 , 也是很关键的 。而模组成本的问题 , 是各个行业应用5G共同的问题 , 随着医疗设备5G化的发展 , 产业链会日趋成熟 。
彭俊也表示 , 模组的价格还没有低到大家都能接受的程度 。此外 , 从示范专项到规模化应用 , 需要应用生态和整个行业匹配成熟 , 比如基于数据收集、数据回传的维护 , 如果后端应用没有成熟 , 收上来的数据对企业反而是一个干扰 。在终端生态上 , 如果抗高温、防尘、防震的传感器价格没有下来 , 也是很大的负担 。
5G的商业模式也在带来新的挑战 , 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会面临重构 。彭俊特别强调 , 要处理好行业集成商的利益分配问题 。
彭俊分析 , 此前集成商有很大的自行采购权 , 通讯模组、WiFI设备都在采购范围内 , 可以很好地把控价格 。而5G进来之后 , 5G的频谱资源是国所有 , 只能运营商使用 , 相当于运营商分走了集成商的一块蛋糕 , 如何让5G的价值大于被分走的价值 , 让集成商的方案有溢价 , 是目前比较大的问题 。要协调好运营商和客户、集成商之间的关系 , 给大家都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 , 才会双赢 。
- 郎酒将拓宽红花郎品牌战略阵地 打造红花郎“中国节”IP
- 长安福特蒙迪欧在中国市场的“全球化”
- 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即将发布
- 投票啦!第六届中国文旅IP大会“IP有光”评选全面启动
- 网易游戏深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积极探索人脸识别
- 复旦研发智能冰上运动训练分析系统,助中国选手化身“冰雪精灵”
- 中国百年矿业学府与智能工业新势力的完美结合
- 2060碳中和,看壳牌怎么说
- 中国信息研究院: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340.1万部,同比增长25.6%
- 中国再次领先全球,利用二氧化碳就能发电,颠覆140年发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