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花样”输出河南文化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数智赋能 “花样”输出河南文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河南博物院“虚拟公社”首期招聘保育员的镇院之宝是妇好鸮尊 , 针对妇好鸮尊设计了三个不同的保育员形象 。
青铜蛋壳——
源于妇好鸮尊的云雷纹
发簪——
灵感来自于妇好鸮尊头部盖前端站立状的鸟的造型
科技头盔——
青铜纹路源于妇好鸮尊
来源:河南博物院公众号
河南博物院“虚拟公社”招聘了!刚刚过去的周末 , 河南博物院一则“招聘”消息引发高度关注 。“虚拟公社”是以河南博物院为基础打造的“元宇宙”雏形世界 , 这也意味着河南文创发展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河南博物院文创办主任宋华说 , 我们在探索文创4.0阶段过程中发现 , 在元宇宙不断融入现实生活的背景下 , 虚拟世界是走近年轻群体的有效途径 , 所以希望通过虚拟与现实的结合 , 搭建起“虚拟公社” , 架起文物文化资源与年轻人之间的桥梁 , 同时以这种更加丰富的传播和交互方式 , 向全世界传播河南的厚重文化 , 吸引更多人走进河南、了解河南 。
“虚拟公社”将河南博物院设定为一个云端部门 , 部门员工需要向虚拟空间的虚拟族群进行招聘 , 首期招聘的是“九大镇院之宝”的文物保育员 。通过他们对文物的保育和互动 , 带领观众进入文物所处的历史场域和世界 , 让文物所蕴含的意义得到更广泛的展示 。“听起来就很有趣!”“虚拟公社、神秘族群、保育员 , 每一个角色设定感觉都有故事 , 有创意!”……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 表达对“虚拟公社”的期待 。
“文创4.0阶段指的是立体文创 。”宋华解释 , 通过虚拟和现实结合的“文创”作为传播载体 , 涵盖实物文创、数字文创 , 让文创产品不仅“飞出去” , 还能“走回来” , 比如拿着考古盲盒里挖出的“宝物”到它的出土地去打卡 , 和旅游结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 最终形成一个各方共荣共享的生态体系 , 这也是利用文创促进文化传承的创新之举 。
近年来 , 从书签、帆布包、冰箱贴等文物主题的基础纪念品 , 到雪糕、巧克力、AR导览器等感官体验类产品;从“考古盲盒”“修复盲盒”等具有交互性的产品 , 到数字文创藏品及“虚拟公社” , 河南文创产品不断迭代升级 , 不断见证着传统文化的涅槃新生 。
今年3月 ,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 , 明确提出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 , 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 , 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 。在此背景下 , 数智赋能文化发展 , 布局元宇宙领域 , 让文化资源“活”起来成为潮流 。
今年上半年 , 国内各大博物馆争相上线数字藏品 , 令不少文博爱好者、收藏家、消费者苦于“手慢无” 。河南博物院、殷墟博物馆、郑州歌舞剧院等也纷纷试水数字文创藏品 , 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 。
其中 , 河南华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相继打造的中国甲骨文祈福系列数字藏品、新乡市博物馆镇馆之宝青铜“牛首爵”数字藏品等多款数字文创产品 , 几乎都是上线几秒就售罄 。8月22日 , 该公司董事长梁兴告诉采访人员 , 通过运用文化创意和数字技术 , 将独具中国特色、中原特色的文化具象化、数字化 , 是推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具象化、场景化的重要一环 。以功夫数字藏品为例 , 不仅助力优秀文化提升品牌价值 , 还拓展年轻人了解河南文化、中国文化的渠道 , 让更多年轻人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中坚定文化自信 。
- 关注2022智博会|体验智慧旅游 来了解一下这些智能化“神器”
- “安全+智能”的超级联动,狄耐克蓝宝石智能面板增彩智慧舒居
- 「权威发布」淄博工业互联网进入“场景时代”
- 中国移动视频彩铃用户破3亿 “蔡徐坤的多面视界”首秀重磅上线
- 不平凡的平凡|“知我者”团队:为听障人士搭建知识的桥梁
- 相关技术获得新突破 为“可燃冰”勘探贡献“天津智慧”
- 网传“新版红绿灯”系5年前已实施规范,针对极复杂路口信号设计
- 知识产权专家“知产课”来讲 助初创企业了解涉农知识产权保护
- “雷达与未来”全球峰会将举行
- 重庆何以成为智慧城市“新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