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的音色有哪3种(古琴,中国文人的情结)


古琴的音色有哪3种(古琴,中国文人的情结)
文章图片
王建欣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系主任、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笛箫演奏家、音乐理论家 。是我国第一位笛箫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1987年);第一位中国古代音乐史(琴学)方向博士学位获得者(2001年) 。其洞箫、古埙的演奏,具有浓郁的书卷气息 。曾主持翻译高罗佩《琴道》(获2015年度全国图书普及读物奖)、主编《音乐欣赏》(“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
《左传》上说:“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慆心也 。”琴与读书人的不解之缘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到了唐代,“琴棋书画”已成为读书人的基本修养 。唐诗中有“琴剑事行装,河关出北方”的句子,琴与剑,是文人出行的标准配置 。“琴心剑胆”,喻刚柔相济,儒雅任侠,这是士子们对高尚情操、完善人格的美好憧憬 。今天,王建欣教授将和大家分享中国文人与古琴的故事 。
何谓“琴德最优”:
中国的传统中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首先是重视音乐,重视得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认为天下只有两件事情最重要,一是礼,一是乐,“礼”、“乐”是关乎世道民心的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有了礼和乐,再配上“刑”、“政”,也就是法律制度和管理手段,就可以社会安定,物阜民丰,天下太平,万事大吉了 。因此《礼记》上说:“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乐刑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士大夫是“礼乐不可斯须去身”,“君子无故不撤悬,士无故不撤琴瑟 。”
而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对具体操作层面的事情不屑一顾,认为那是雕虫小技,甚至是“贱工之役”,君子、士大夫们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诸如“治国平天下”之类 。即使回到书房,正事儿也是做文章、写诗,然后是书法、绘画,还有多余的精力,才轮到“偶抚琴以自娱” 。千百年来,古琴音乐的发展,多数时候就是处在这样一个矛盾状态中蹒跚前行的 。由于读书人对古琴的亲近、热爱,弹琴逐渐成为了文人的专利,古琴音乐很大程度上就成了文人音乐了 。
刘再生先生在其《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中给文人音乐家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人音乐家,就是既是文人,又是音乐家 。他们并不以音乐为业,但恰恰又是这些文人音乐家,打破了音乐囿于某种技艺的局限,把深邃的哲理、丰富的想象、创新的技巧注入音乐创作与演奏之中 。他们具备博古通今的知识,流畅犀利的文笔,又善于从立论高度去探索和研究音乐艺术的作用和规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赋予了音乐更加深沉的灵魂,把音乐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
古琴的音色有哪3种(古琴,中国文人的情结)
文章图片
文人音乐家的共同特点:
文人音乐家大致有这样几个共同点:有很高的音乐天赋,但不以音乐为职业;多数擅长于弹琴;有的兼及音乐创作和理论著述;往往是音乐世家,有家学渊源;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操 。
阮籍及其名曲《酒狂》:
提到文人阶层,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大家所熟知的: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抱负,清高的生活理想,才情高迈的文章 。还有一点很重要:他们都酷爱音乐,善弹琴 。当然,也都很有酒量 。前面我们说过,才情高迈的文人,多有很高的音乐修养 。阮籍是弹琴名家,他留给后世最重要的遗产就是他的八十二首咏怀诗 。他的第一首“咏怀诗”中有这样一句话:“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更说明了琴在他生活当中的重要性 。有一首著名的古琴曲《酒狂》,据记载就是阮籍所作 。今天我们见到的《酒狂》最早的版本,是被收录在明代1425年朱权刊印的《神奇秘谱》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