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之后的谌利军,有了新目标

所谓“出路”,谌利军如此解释——“只要你到了一定水平,你就会想下一步怎么走 。拿完世界冠军,就想拿奥运冠军;拿完奥运冠军,还想拿下一届(奥运冠军) 。”
夺冠之后的谌利军,有了新目标
文章图片
▲7月25日,谌利军在比赛中 。当日,在东京奥运会举重男子67公斤级决赛中,中国选手谌利军夺冠 。新华社采访人员杨磊摄
新京报采访人员李桂实习生郭莉莉编辑陈晓舒校对李立军
东京奥运会结束后,谌利军忽然觉得,时间变慢了 。
8月初,他回到北京,一个人在体育总局的宿舍里隔离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仅剩的活动便是用一根弹力带锻炼——网友们称之为“冠军锻炼法” 。
他在微博上发布了弹力带锻炼视频,视频中的谌利军裸着上身,站在一面米白色的墙壁前,一边对着镜头讲解动作,一边示范 。看着谌利军健硕又显眼的肌肉,网友评论,“不把我们当外人” 。
在东京奥运会获得举重男子67公斤级金牌后,似乎没人比微博热搜更懂谌利军 。过去的一个月里,热搜从“谌利军逆转夺冠展现中国力量”“谌利军最后一举孤注一掷了”,到“5年前的里约谌利军无奈伤退”“谌利军含泪说自己太不容易”,再到“母亲曾因家境不好劝谌利军别练了”“从特困家庭走出的世界冠军” 。
谌利军过去28年的人生,如走马灯一样在互联网上一闪而过 。
所有的故事,似乎在2021年的夏天迎来了最好的结局:出身贫寒的少年,苦练举重多年,经历过失败和伤痛,最终,站到了奥运领奖台的最高位置 。曾经的贫穷和艰难,也被一句“我靠自己的双手改善了家里的条件”,“相信以后也会越来越好”概括 。
“当你接触这个行业越来越久之后,你就越会感到举重改变了你的命运 。”当被问到改变命运的具体时刻时,谌利军说:“拿冠军的时候” 。
夺冠之后的谌利军,有了新目标
文章图片
▲8月20日,谌利军老家的房子外挂上了庆祝他夺冠的横幅 。新京报采访人员李桂摄
“是比完了吗?这是真的吗?我在做梦吗?”
“心里面没有压力了,就觉得时间过得慢了 。”压力伴随了谌利军5年 。
2015年,22岁的谌利军成为世界举重锦标赛男子62公斤级冠军,并打破该级别的世界纪录 。在媒体的报道中,他是里约奥运会男子举重项目“最稳的一块金牌” 。谁也没想到,第二年的奥运赛场,谌利军因腿部抽筋而退赛 。
谌利军随母姓,母亲谌友珍记得,那年比赛,家里来了好多人,有县城、镇上的干部,也有亲戚朋友和同村的村民 。家里的墙壁已经挂上了加油的横幅,媒体也来了,镜头对着即将成为“奥运冠军母亲”的谌友珍 。突如其来的退赛,让谌友珍难过又震惊 。
她不敢给儿子打电话,怕他心情不好 。几个小时后,谌利军电话打过来,声音小小的,几乎听不清 。“他说‘妈,对不起’,意思是让我失望了 。”这是谌友珍第一次听到儿子用这种口气讲话,她一下就哭了,安慰他:“没关系,你还有机会,这是意外 。”
2021年,“机会”来了 。7月25日,谌利军获得东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7公斤级冠军,这也是中国代表队在此次奥运会上获得的第六枚金牌 。
这次比赛结束后,他也和母亲打了个电话,说起比赛的情况,谌友珍跟儿子抱怨:“你抓举成绩那么差,还排在第四名,你想我急不急?”
按照奥运会举重项目的比赛规则,运动员需要完成抓举和挺举两项动作,每项动作各有三次试举机会 。最终总成绩为单项动作最好成绩之和,并由此确定最终名次 。抓举环节结束后,谌利军落后对手6公斤,名列第四,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这一仗不好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