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从百万降到十万,虚拟数字人爆发还需平衡成本收益

本文转自:第一财经
“三年内会有100万在元宇宙中创造内容的数字人 , 实现看得见的主播元宇宙;5年内会出现第一批真正在元宇宙中工作的人 , 他们不再娱乐 , 是工作和说话;十年内 , 将会有40%的人会在元宇宙中工作和生活 。”
前不久 , 聚力维度CEO赵天奇这样描绘未来十年的虚拟数字人图景 。数据显示 , 我国现有虚拟数字人相关企业38.8万余家 , 有近七成的虚拟人企业成立于1年之内 , 行业进入爆发期 。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将于9月1-3日在上海举办 , 主题是“智联世界 元生无界” 。在以元宇宙为特色的核心展区 , 虚拟数字人已成为一大“主流”应用 。第一财经了解到 , 本次大会将邀虚拟主持同现场主持一同互动 , 还将有多位虚拟数字人成为“暖场”嘉宾 。
作为从业者 , 华院计算虚拟数字人产品总监冯绚博士对第一财经表示 , 三年达到百万级别数字人的预测没有夸大成分 , 目前虚拟数字人已经开始做广泛的行业应用探索 , 包括文旅、金融、娱乐IP等等 , 各行各业已能够撑得起这样的想象空间 。
冯绚表示 , 作为一个新领域 , 大多数业内企业都还在投入期间 , 实现盈利的快慢取决于实际应用场景 。当下的虚拟数字人仍面临着技术、成本等痛点 , 行业爆发还要多久 , 没有谁可以准确预测 , 业界翘首以盼 。
如何撑起百亿市场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虚拟人核心市场规模为62.2亿元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80.6亿元 。
IDC也在6月发布了一份《中国AI数字人市场现状与机会分析 , 2022》报告 , 给出了一个更为保守的数字 , 预测中国AI数字人市场规模在2026年将达102.4亿元 。
数字或许太过笼统 , 大众所疑惑的是 , 虚拟数字人的前景和商业价值到底体现在哪里?
冯绚认为 , 虚拟数字人作为新兴领域 , 集成了很多人工智能技术 , 同时它对企业、社会都有着方方面面的益处 , 基于其体现的价值 , 数字人将有广阔的商业价值空间 。
【成本从百万降到十万,虚拟数字人爆发还需平衡成本收益】德勤中国副主席兼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领导合伙人林国恩对第一财经表示 , 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场景众多 , 正在与各行业领域广泛结合 , 目前变现路径和市场潜力已逐渐明确 。
一方面 , 元宇宙概念下 , 品牌希望用更亲近的方式贴近消费者的生活 。林国恩介绍 , 当前虚拟直播、虚拟偶像、虚拟代言人已得到明确的商业价值验证 。虚拟数字人契合品牌的年轻、高端、智能的虚拟形象 , 可进行直播 , 助力营销活动、拍电影 , 还能当客服、交朋友 , 贴合品牌各种商业场景 , 成为品牌宣传的窗口 。
另一方面 , 虚拟数字人因不受时间、空间与物理技能的限制 , 其能力也显示出超越真人的价值 , 可以发挥的效用远非娱乐、商业产业那么简单 。如百度AI数字人度晓晓化身高考数字人助理 , 不仅可以负责考生高考全周期通知推送、情感交流等服务 , 还能在几十秒内甚至几秒内完成创作 , 她画出来的4幅画 , 不仅被制成了数字藏品公开发售 , 还得到了17万元的数字人画作收益 。
目前业界普遍将虚拟数字人分为两类 , 一类是功能应用为主的服务型虚拟人 , 一类是个性表达为主的偶像型虚拟人 。
服务型虚拟人目前以替代部分重复性较高的人工劳动为主 , 如智能客服、语音机器人、虚拟助手等 。除了标准化和规范化之外 , 其价值体现在可以全天候实时服务 , 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 , 万科的首位虚拟员工“崔筱盼”负责催办企业的预付应收逾期单 , 博物馆的虚拟讲解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