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液化天然气卸料臂关键技术再获突破 可降低设备采购费用4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 操秀英
9月1日 , 中国海油宣布 , 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内最大尺寸液化天然气卸料臂在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正式投用 , 标志着液化天然气装备关键技术再获突破 。
我国液化天然气卸料臂关键技术再获突破 可降低设备采购费用40%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5台16寸大口径LNG卸料臂 。
卸料臂是连接运输船与接收站管线 , 输送液化天然气的重要通道 , 被称作接收站的“咽喉” 。作业中 , 卸料臂不仅要承受零下162℃的液化天然气的超低温考验 , 自动适应5米左右的潮汐落差和高达65米/秒的风荷载影响 , 还要具备快速对接、紧急脱离、自动关闭等复杂功能 , 涉及机械、化工、电气自动化等多个领域 , 世界上仅少数国家掌握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 。
中国海油联合江苏长隆石化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技术攻关 , 历时近十年 , 成功研发制造了这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液化天然气卸料臂 。该套卸料臂在国内率先具备装卸一体化功能 , 既可以接卸液化天然气 , 也可以实现向运输船反输 , 灵活性更高 。
同时 , 该装备在材料选型、结构设计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 。首创具备专利的双层环空结构快速连接器 , 即便在冬天也能确保卸料臂连续工作30小时不结冰 。其紧急脱离装置采用更为可靠的机械互锁方式 , 可在5秒内快速断脱和自锁 。旋转接头采用摩擦系数低、可靠性能高的国产特殊唇式密封圈 , 在零下196℃超低温环境下通过了40万次的动态性能测试 。
“这三大装置是卸料臂的核心部件 , 从性能指标来说 , 我们自主设计制造的卸料臂在低温密封稳定性、安全脱离可靠性、高效驱动与精准控制等方面都达到或者超过了先进水平 。”中国海油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设计总师肖立介绍说 。
进口卸料臂不仅每套售价在千万元以上 , 而且供货周期长达18个月 , 维保和售后服务无法确保及时响应 。国产卸料臂实现技术突破 , 可降低设备采购费用40% , 缩短供货周期8个月 , 对我国液化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中海油江苏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培表示 ,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开工建设以来 , 承担了20多项海油试点课题和创新项目推进融合工作 , 攻关突破了大跨度穹顶设计、大容积结构抗震设计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 实现了卸料臂、高压泵、开架式海水气化器等关键设备国产化 。盐城“绿能港”二期项目还计划配置8到10套国产卸料臂 , 努力用国产装备保障液化天然气产业链的安全稳定 , 为加快我国油气设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作出更大贡献 。
【我国液化天然气卸料臂关键技术再获突破 可降低设备采购费用40%】据介绍 , 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互联互通重点规划项目 , 可接卸来自全球各地各种类型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 一期工程10座储罐年接收能力可达600万吨 , 其中前4座储罐计划于今年9月末开始接收首船液化天然气 。二期工程已进入规划阶段 , 计划新增1000万吨每年的接收能力 , 使盐城“绿能港”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