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萌新进入“多元赛道” 与其焦虑,不如“节能成长”

这届年轻人发明了许多新词去调侃和自嘲进入大学后面临巨大落差的自己 , 拼命追逐身边人的脚步 。专家说 , 不如“节能成长” , 减少负面情绪消耗的能量 , 坦然地接受当前并不完美的自己 , 不因羡慕旁人或随大流盲目“补习” 。
——————————
大一开学第十六天 , 刘然写下了大学阶段的第一篇日记 , 字里行间满是自卑与焦虑:周围同学都拥有闪闪发光的“技能”——英语发音纯正、辩论全场最佳、钢琴吉他样样行……而自己五音不全、资质平平 , 像棵灰扑扑的植物 , 似乎除了高考成绩尚可 , 其余一无是处 。更何况 , 名校从不缺乏优等生 。
刘然的人生前18年都生活在西部一个小县城 , 高考时考了全市前十 , 校门口光荣榜将她的名字挂了整整两个月 。从小城市来到北京 , 刘然发现 , 自己的好学生光环破灭了 , 好不容易冲过高考独木桥 , 却发现大学的无数全新赛道更让人烦恼 , 曾经赖以生存的分数也不再给自己安全感 。
这一届年轻人发明了许多新词去调侃和自嘲进入大学后面临巨大落差的自己 , 也往往容易掉入“内耗”陷阱:一边比较 , 一边焦虑 , 拼命想要追逐身边人的脚步 , 又在力有不逮后灰心“躺平” 。
全新的大学生活明明充满活力 , 为何如此焦虑?面对无法避免的落差 , 该如何调整?首都经贸大学心理学教授杨眉建议 , 或许大学生更需要学会“节能成长” 。
大学的“多元赛道”上 , 我怎么就比别人差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硕士冯翼至今还记得大一开学初 , 社团面试时自己遭受的“打击” 。同组一名女生 , 高中当过学生会主席 , 英语竞赛得过奖 , 还会拉大提琴 。冯翼默默在心里比对 , 却发现自己乏善可陈 , 没什么可以拿出来介绍的内容 , 不免有些崩溃:“最直观感受就是 , 我妈当初咋不帮我报个班学才艺?”
英语口语、才艺展示、演讲口才……冯翼细数着落差极大的“技能点” , “虽然并不会埋怨自己生于小城市 , 但总难免有‘大城市的孩子真棒呀’的感叹” 。
在冯翼踏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年 , “小镇做题家”还没有成为网络热词 , 但她深感这一差距 。“小城市的高中 , 大家都在忙学习 , 唯一的评判标准也是成绩 。到大学后才发现 , 生活其实很精彩 , 自己就是井底之蛙 。”
【大一萌新进入“多元赛道” 与其焦虑,不如“节能成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者程猛指出:“当进入一个不再以成绩论英雄的大学之门 , 寒门子弟道德化的思维模式以及单向度的优越心态会在大学遇到真正意义上的挑战 , 片面发展的劣势开始凸显 。”
除了外显的才艺技能 , 内化的个人综合素质也成为另一潜在“竞技场” 。就职于金融行业的罗浩说 , 自己刚上大一时曾受邀参加深圳室友的生日聚会 。室友组了个十几人的大局 , 从吃饭到唱K到看电影 , 再到后续桌游项目 , 每个环节都组织得十分到位 。
“我突然意识到 , 自己过去从来没干过这种事 , 但他却对此很熟悉 , 很容易就成为社交中心 。”罗浩发现 , 周围一些来自一线城市的同学 “很会玩” , “会组局、交友 , 而我只能当边缘人 , 可以参与 , 却从来没有组织过 。”罗浩觉得 , 在羡慕他们的同时 , 也有一种很深的无力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