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下半场,没有弯道超车的奇迹( 二 )


因此,激光雷达不需要做得最好,只需要做到足够安全和价位能让消费者接受,也基于此,「于见专栏」不认同华为HI版极狐阿尔法S具备很好的市场卖点 。
相反,目前来看,虽然做视觉方案更难,但是在国内能坚持下来的,却更容易获得正循环 。
因为视觉方案轻数据、重算法,因为数据质量不高,所以需要更复杂的算法来从低质量数据提取有效信息,这就要求有更大的算力,因此这条路越往上越困难,如果没有之前那么多年技术积累,可能真实现不了,特别是中国路况和场景,路口多、红绿灯多,人流车流密集,还有外卖车等等,复杂性更上一层楼 。
这种复杂性,就要求使用视觉方案的厂商要经过大量的仿真环境测试,反向推动智能驾驶的安全性 。
路侧的成绩上,以百度遥遥领先,2020年在仿真环境测试公里数超过112万公里,其次是小马智行,2020年测试里程数超过4万公里,但在这份报告里,却没有看到华为、小鹏、理想等炙手可热的造车和智车厂商 。
多路况的积累才是实打实的硬核能力,继续以百度为例,叠加量产车型的上路产生的海量高价值数据,配上成熟的 AVP 自主泊车方案已经在量产车上搭载,深度机器学习让系统更出色,形成了一个正循环 。
例如威马和百度Apollo联手量产的W6,首次搭载了Apollo的汽车智能化的智驾方案,自主泊车AVP和领航辅助驾驶ANP,让车辆拥有了学习能力,关键是售价区间仅为16.98-25.98万元,无人泊车学成,比其他车型更快实现无人泊车,再也不用眼巴巴盯着合资车进口车的自动泊车了,这不香吗?
有积累+有实践,才是真的脱离了PPT造车 。
智能驾驶这事,真没法弯道超车
「于见专栏」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顶级的智能驾驶公司,需要具备三种能力:
1)首先是具备完全无人化技术的能力;
2)其次是大规模L4级自动驾驶落地的能力;
3)第三是具备辅助驾驶量产能力L2.5级别 。
目前的电动三傻(蔚来、小鹏、理想)、特斯拉和华为,只在第三项L2.5级别的辅助驾驶沾了边 。
位于智能汽车第一梯队的谷歌Waymo,能够符合前两项条件 。
在技术端:在自动驾驶上的技术沉淀近15 年,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已实现完全自主研发,在2020年,Waymo就已经向公众开放了无人驾驶打车服务,满足第一项能力 。
在产能端,它建立了世界首家L4自动驾驶汽车量产工厂,加速L4级自动驾驶量产,满足第二项能力 。
除此以外,在数据端:海量数据是训练高等级自动驾驶算法、吸引人才、加速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之一,长期的积累让它在自动驾驶数据丰富 。
但由于Waymo主动宣布直接放弃了智能驾驶L2,直接从L4进攻,因而第三项条件不吻合 。
但如果将这个条件放在百度Apollo上,它是三个能力都满足 。
首先,Apollo早在2013年百度就已启动无人车项目,在2015年就已经推出了无人驾驶汽车,2020年度,百度共有5辆车获批开展无人化第一阶段测试,已具备完全无人化技术的能力,目前,仅有百度Apollo一家通过考试,获得了北京无人化测试(第一阶段)的许可,是中国官方唯一无人车路测报告 。
从这个角度来看,Apollo领先了国内其他厂商 。
其次,在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车展上,百度集团资深副总裁、智能驾驶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现场宣布,百度L4级自动驾驶累积测试里程数突破1000万公里,且L4级自动驾驶技术打造的车型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开启量产自动驾驶体验 。
2021年年内,百度Apollo智驾区域将会覆盖20个城市的城市道路与高速道路,2023年前完成100城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