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民有益 受群众欢迎(品味红色经典(19))( 二 )
“一定要拿起笔来就想到这是为谁写的”
《李有才板话》受到欢迎 , 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赵树理的“群众路线” 。
赵树理是山西晋城沁水县人 , 来自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他有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 , 深切懂得农民的甘苦和情感 。尽管后来到了北京 , 担任多个文艺团体的重要职务 , 但他依然保持着农民儿子的本色 。
【对人民有益 受群众欢迎(品味红色经典(19))】在20世纪50年代 , 赵树理是作品发行量最大、稿酬最多的作家之一 。但除了家庭生活等必要开支 , 他把绝大部分钱都用于支援农村建设和缴纳党费 。平日里赵树理经常披一件从太行山带来的破旧棉大衣 , 喝廉价的砖茶 , 和赶大车、蹬三轮的老哥们挤在一起 , 来一碗浇着香油、辣椒油、芝麻酱的老豆腐 , 吃得津津有味 , 聊得心满意足 。有一次 , 赵树理因为工作生活需要 , 想去买块手表 。他到商店里一看价钱 , 连忙摆手:“够农民买五头驴啦!”后来总算在天桥的旧货摊上淘到了一块便宜表 , 赵树理将其命名为“三勤牌” , 因为它必须勤上弦、勤对点、勤修理 。这只表陪伴了赵树理多年 。
赵树理说过:“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 , 要服务得好 , 一定要拿起笔来就想到这是为谁写的 , 让人喜欢读、喜欢听 , 对人民大众有好处 。”他特别注重文艺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影响:“写小说和说书唱戏一样 , 都是劝人的 , 要劝对 , 而且要使人愿意听你劝 。”因为熟悉农村农民 , 他笔下的农民形象生动鲜活 , 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动 , 三言两语、举手投足间 , 就让人觉得真实可感——“他笔下的农民是道地的农民 , 不是穿上农民服装的知识分子” 。赵树理既懂得农民的心理和感受 , 又了解农民的审美情趣和阅读水平 。为了让老百姓更好地理解作品 , 赵树理尽量挑选农民能听懂的语言 。凡是老百姓不常用的词句 , 他在写作时就尽量避免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 就是要用“活在群众口头上的语言” 。
有人说赵树理是个“土作家” , 不懂外国的艺术 。这是误解 。赵树理不仅读过不少外国文艺作品 , 而且对照中国小说的写法做了比较研究 。他多次和我说 , 某某人物、某某场面 , 照西洋小说的写法是如何 , 照中国小说的写法又是如何 。他认为 , 我们对外国的东西要学习、借鉴 , 但不能简单模仿 , 要化为己有 , 要“中国化” 。
让新文艺与民族民间文艺的传统相衔接
“阎家山 , 翻天地 , 群众会 , 大胜利 。老恒元 , 泄了气 , 退租退款又退地 。刘广聚 , 大舞弊 , 犯了罪 , 没人替 。全村人 , 很得意 , 再也不受冤枉气 , 从村里 , 到野地 , 到处唱起‘干梆戏’ 。”
在《李有才板话》的结尾处 , 李有才应工农干部老杨同志的请求 , 为当地农民与地主阎恒元展开的斗争编了首快板 。通过这首朗朗上口、活泼生动的快板 , 农民重获土地的喜悦之情扑面而来 , 土地政策给阎家山带来的深刻变化 , 也传神地表达出来 。
《李有才板话》的成功和赵树理对民间文艺营养的吸收转化有很大关系 。赵树理对我国民族民间文艺 , 尤其是对农村中长期流传、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和戏曲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常以《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和同名的说书、大鼓作比较 , 阐发二者的密切关系和曲艺艺术成就 , 希望我们的新文艺更好地与我国民族民间文艺的优良传统衔接起来 。
- 隐瞒迟报行程 内蒙古一对夫妻被拘7日
- 中国驻所罗门群岛使馆:华人功绩应该被所人民铭记
- 美调查:美国民众对军队信心持续下降
- 美国务卿称**为“国家” 人民日报钟声驳斥
- 安倍竟称受到中国斥责非常光荣:对批评有免疫力了
- 如何面对新的变异病毒奥密克戎?钟南山回应
- 人民创意|故宫文具新春礼盒上新啦
- 德国出台防疫新规 加强对未接种疫苗者的社交限制
- 证监会:恒大风险事件对资本市场运行外溢影响可控
- 广东省人民政府约谈许家印 向恒大集团派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