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来了!“生手”也能家门口轻松办事


“神器”来了!“生手”也能家门口轻松办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下拉菜单、选择办理业务、勾选具体事项……2分钟后 , 智能自助机不仅“吐”出自动生成的表格 , 更经过后台流转准备好了相关事项所涉及的具体证件及材料 , 办事人员只需点击签名即可 。今天(19日) , 全市首创“零材料填报”智能政务服务终端正式入驻徐家汇商圈 , 同步进驻徐汇各园区和社区 , 以此充分放大“一网通办”减流程、减材料的红利溢出 , 放大企业和市民获得感 , 即便是“生手”“小白”在家门口也能轻松办事 , “一网通办”真正迈向“好办” 。
依托AI , 把“人工经验”转为“数据标准
借助于“一网通办”推行的“两个免于提交”(即“上海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能提供电子证照的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 , 以及“电子证照归集”等业务 , 可极大地方便企业及个人相关事项办理 。实际工作中 , 实打实的法律法规程序是“减不掉”的 , 不少公司经办人因为对部分业务一知半解 , 导致了尽管免于提交材料 , 但仍需多次跑窗口咨询 。
今年5月起 , 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一线窗口人员开始收集整理诸如“股权变更”“经营范围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等高频事项所需材料 。经梳理 , 将每一个事项细化成独有的办理模板 , 再依托AI技术把这份“人工经验”转化为“数据标准” , 22项标准化的智能填报流程就此诞生 。
以“经营范围变更”这一事项为例 , 在业务大范围里属于内资公司及其子公司登记备案范畴 , 与其并列的事项还包括“股权变更”“法定代表人变更”等 , 涉及内容非常多 。
“神器”来了!“生手”也能家门口轻松办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智能模块上线后 , 经办人从过去需要填报80个要素简化为10个要素 , 填写字段大为减少 。特别是当这些智能模块集中于智能终端后 , 经办人在点触屏幕间 , 根据系统导引就能轻松完成相关业务填报 。
现场 , 前后不到5分钟 , 上海咖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张莉就顺利拿到了企业“经营范围变更”所需的股东会决议和企业章程修正案两份材料 , 为之后的“不见面办理”打下基础 。
政务智能办 , 诞出更多高效“一件事”
“零材料”填报的背后正是“一网通办”改革的赋能 。
“全市范围内 , 经过三年累积 , 数据通、业务通了之后 , 为‘智能办’打下了基础 。”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关屹这样解读 。
目前 , 上海“一网通办”已基本实现对市民、企业的全覆盖 , 实现对行政审批事项全覆盖 , “一网通办”总门户已接入3376项服务事项 , 累计办件量1.7亿 。特别是去年 , 上海依托“一网通办”打造数字政务服务 , 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 , 聚焦企业群众办事难度大、办理频率高的15个“一件事” , 对其申请条件、申报方式、发证方式、管理架构等作了整体性再造 , 平均实现减环节69%、减时间54%、减材料75%、减跑动71% 。
如今“政务智能办” , 更是为遍布全市的政务服务自助终端加载了新功能 , 体现了更大价值 。
以徐汇区为例 , 遍布全区69台自助机 , 涉及33个部门 , 共900余项可办理事项 , 很多业务可以全程通过自助机办理 。比如 , 区科委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事项推出“科技成果转化一件事” 。以往很多高校院所的科研人员都希望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并投入市场 , 但对于“怎么做”一头雾水 。一项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对接科委、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多部门 , 到服务窗口至少2次 , 递交材料15份 , 最快需要17个工作日才能办成 。如今 , 科研人员只需对接区科委一个部门 , 选择就近的自助点位都可办理科技成果转化 , 真正实现了“家门口、指尖上、一体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