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俄携手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
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在云南昆明举行 。新华社采访人员金立旺摄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10月11日至15日在昆明举行 。会议期间发布了“昆明宣言”,呼吁各方采取行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
中国和俄罗斯分别是全球人口和国土面积第一大国 。两国同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巴黎协定》等国际公约缔约方,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与绿色转型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致力于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平衡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领域的公平、包容、开放、全面、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
4月29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碧峰峡基地,工作人员将大熊猫“丁丁”运往运输车 。新华社采访人员薛玉斌摄
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成果丰硕
中俄两国拥有4300多公里共同边界,互为最大邻国 。生态环境领域合作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环保合作分委会机制建立以来,两国跨界水体水质连续多年保持稳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络机制畅通有效,边境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两国推动多边框架下区域合作,为维护地区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近年来,中俄两国持续深化东北虎、东北豹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迁徙候鸟保护合作,加强自然保护区合作,特别是东北虎豹跨境自然保护区合作,联合开展巡护和东北虎豹监测,共同开展生态廊道建设,保障东北虎豹在中俄边界实现自由迁徙 。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中方向俄方提供一对大熊猫,双方在大熊猫保护、繁育等方面开展合作与联合研究 。两国濒危物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不断提高 。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郭晓琼认为,多年来,在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加强这一领域合作对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开工现场 。新华社采访人员陆华东摄
能源转型迈向“双碳”目标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中俄携手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 。
能源合作一直是中俄两国务实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范围最广的领域,核能是其战略性优先合作方向 。2021年5月,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的田湾核电站7、8号机组和辽宁省葫芦岛市的徐大堡核电站3、4号机组正式开工 。这是中俄迄今最大的核能合作项目 。
业内人士指出,核能具有清洁高效的特点,将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
数据显示,4台机组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376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万吨 。
专家表示,中俄加强核能合作表明了双方对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场的一致性,这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注入了新的动力、新的信心和新的希望 。双方共谋能源绿色发展,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有力担当 。合力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中俄核能合作前景广阔 。
2021年7月22日,在中俄青年创新创业与创意大赛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决赛上,中方参赛项目代表在介绍项目,俄方评委在线上评审 。新华社采访人员房俊伟摄
科技创新助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长远之策 。坚持绿色低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 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 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
- 斩断假冒检测报告产业链 守好公信力"生命线"
- 寻找宇宙为我们留下的线索
- 探访鄱阳湖的“生命银行”
- 美国航天局发射航天器 测试防小行星撞地球能力
- 贝特佳羊奶粉严抓品质“生命线”,助推国产乳业高质量发展
- 登月第一熊2022年大年初一看《熊出没·重返地球》
- 震撼!王亚平太空第一视角带你看地球
- 王亚平在空间站拍摄的地球首次曝光
- 直播带货的生命力,仅仅是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