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看中视觉智能技术,依托上海研究院打造下一代智能平台

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已经开始数年 , 但真正落地应用可能仍在初始阶段 。
产业互联网并不仅仅只是“产业”与“互联网”两种元素的简单相加 , 而是有着更加深入的内涵和意义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
对于以高科技制造业起家 , 如今业务已经非常多元化的联想集团来说 , 产业互联网是它在经济转型大潮中最重要的抓手之一 。穿越经济周期的联想集团确实经历过阵痛 , 但是如今已经让业界看到它的厚积薄发之势 。
近日 , 在联想集团上海未来中心调研 , 并参加了一场投资者和联想上海研究院的技术交流会 。投资者们从技术出发 , 了解了技术背后的联想战略 。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上海研究院院长毛世杰在沟通中提到 , 从2013年到现在 , 研究院转型做视觉智能 , 视觉智能可能是下一波智能平台 。智能手机之后 , 下一波智能平台主要可能是AR设备 , 因为它的交互方式、运用场景和智能手机相比有本质的变化 , 需要对真实世界有深入的理解:首先是3D的物体 , 其次是周围的环境 , 包括空间定位 , 再次是人的行为 。但是在这些基础的功能以外 , 面向工业应用时 , AR还需要更多特殊的功能 , 包括三维成镜、云渲染等 。
毛世杰介绍 , 在这些核心能力的基础之上 , 上海研究院在持续探索 。从今年开始非常明确地锁定在五大类的应用:第一大类是智能巡检 , 面向电力的巡检为主 。第二大类是智能检测 , 面向工厂的人员管理和物料管理为主 。第三大类是AR实训 , 面向职业培训为主 , AR培训优势在于需要实操 , 需要有具体的动作 , 要认识这个东西 。第四大类是远程协作 。第五大类是智能工地 。
联想集团上海研究院今年已经整整成立20年 。今年7月 , 联想上海未来中心在张江高科联想创新科技园揭幕 。这座近3000平米的展示中心拥有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智慧教育、智慧农业和智能办公五个区域 。上海研究院承担着为联想集团探索未来三到五年创新型业务的任务 , 这也是联想集团整体转型的一个缩影与标杆 。联想已经从向硬件要利润更多的转向向软件、向服务要利润 。
今年8月11日 , 联想集团公布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2021/22财年第一财季业绩:营业额1094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27% 。净利润30.1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119% 。净利润率2.8% 。这份财报被外界称为“联想史上最强财报” 。
【联想集团看中视觉智能技术,依托上海研究院打造下一代智能平台】联想集团有三大业务集团IDG、ISG、SSG , 分别代表智能设备业务、智能基础设施业务以及方案服务业务 。
财报显示 , 全新成立的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首次披露了财务数据 。营业额达到76.5亿人民币 , 同比劲增近38% 。运营利润达到17亿人民币 , 同比提升51% , 运营利润率高达22% 。而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云基础设施全栈型提供商 , ISG基础设施方案集团期内营业额创下118.5亿人民币的新纪录 , 同比增长14% 。亏损收窄到5年以来的最小;ISG中国业务实现营业额同比增长58% , 进入盈利全新阶段 。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 , 联想从设备厂商到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已经见到明显的成效 。
如果说两年前外界对于联想的3S战略(SmartIoT(智能物联网)、SmartInfrastructure(智能基础架构)、SmartVertical(行业智能))能否带领联想屹立产业智能化的潮头 , 还有诸多疑问 , 那么两年后的今天再来看 , 3S战略已经开始以点-线-面的方式落地 。
以上海研究院的晨星AR设备为例 。在2017年7月20日上海举行的联想全球创新科技大会上 , 联想发布了这款AR一体机 。一年后 , 商用版晨星AR智能眼镜推出 。据毛世杰介绍 , 从2017年到2021年 , 晨星AR设备每一年都有迭代 。联想的AR设备有自己的特色 , 除了设备本身拥有核心技术以外 , 光学也是自研技术 , 另外联想有自己的手机业务、笔记本业务 , 所以在设备端会支持得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