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回一线?酷派没胜算

“中华酷联” , 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来说 , 这早已是个历史词汇 。
其中的酷派 , 更是一家成立近三十年的老牌通信企业 。不过它此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 可能还是与360、乐视的“三角恋”事件 。
如今这场恋情的主人公们各奔东西——周鸿祎已经放弃了手机梦 , 开启了投资造车的步伐;贾跃亭更是为了造车 , 赌上了全部身家;而酷派 , 似乎并不甘心退出手机行业的历史舞台 。
在国内销声匿迹多年后 , 酷派新任CEO陈家俊最近甚至对外喊出了“三年内重返第一梯队”的豪言 。为了回归国内市场 , 酷派还挖角了多位前小米中高层 。
不过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 , 酷派的新策略难言有效 。在中低端 , 有小米的Redmi、OPPO系的realme、vivo旗下的iQOO;在高端 , 除了小米Ov发力之外 , 从华为分拆后的荣耀也开启了向上冲击的步伐 。
离开主流市场多年的酷派 , 机会真的不多了 。
为何由盛转衰?
曾经的酷派也是手机行业的风云玩家 。
在3G和4G时代 , “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凭借智能手机普及红利 , 以及在运营商渠道等多方面的优势 , 逐渐在国内手机市场崛起 , 与三星、等国际厂商抗衡 。
其中 , 渠道方面的优势可谓是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当时手机价格很贵 , 运营商推出了补贴以吸引用户购买3G和4G手机 。国产厂商们纷纷尝到了甜头 。
红利之下 , 酷派一度实现过出货量名列全球第七、国内第三的成绩 , 营收规模更是达到了上百亿 。
不过手机市场风云变幻 , 尤其是渠道的变化 , 智能手机普及之后 , 运营商在2014年开始减少补贴 。
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开始崛起 。
根据酷派财报显示 , 其2012-2014年营收和净利均处于稳定增长阶段 , 而从2014年起 , 业绩便逐步走上下坡路 。
实际上 , 2014年也是酷派全面转型的一年 。面临线上渠道和公开市场的崛起 , 酷派也先后成立了电商品牌大神和主打线下的ivvi 。为了转型 , 酷派当时还与急切进军手机市场的360达成了合作 , 成立合资公司奇酷 。
三年回一线?酷派没胜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不过2015年6月 , 酷派与360刚刚合作半年 , 乐视就宣布入股酷派 , 占股18%成为酷派第二大股东 。乐视的入股直接导致了酷派与360合作的破裂 , 360也与酷派掀起了激烈的口水战 , 这对酷派的品牌形象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
乐视的入股对于酷派而言 , 更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乐视出现资金危机后 , 酷派被直接殃及 , 股价暴跌 , 管理团队动荡不已 。
最终 , 酷派几乎退出了国内市场 , 专注美国等海外市场 。
因疫情被迫回国?
在专注海外市场时期 , 虽然酷派并没有重回往日的辉煌 , 但日子总算还过得去 。
不过2020年的疫情 , 让酷派元气大伤 。其2020年财报显示 , 酷派2020年营收8.12亿港元 , 同比下降56.31%;2020年也从盈利转向亏损 , 当年亏损3.45亿港元 。酷派在财报中称 , 主要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所致 。
酷派称 , 在疫情影响下 , 海外消费疲软 , 智能手机销量减弱;同时全球复工复产不达预期 , 部分器件持续缺货 , 海外市场经营压力较大 。而酷派的应对策略之一就是重启国内手机业务 。
为何选择此时回国?现任酷派CEO陈家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给出了自己的说法 。他认为 , 当前国内手机行业存在着巨大机会 , 一是硬件迭代放缓 , 单纯靠硬件很难做出差异化 。新品牌有机会在硬件方面 , 特别是在系统和服务方面赶超头部品牌;二是行业预测销量过高 , 同时需求端增长不及预期 , 存在供应链波动风险 , 而酷派则是轻装上阵;三是存量萎缩将带来渠道变革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