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型封测厂迎来大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 , 作者:杜芹DQ , 36氪经授权发布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雨后春笋的中小型封装厂
半导体行业主要包含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个部分 。纵览整条产业链 , IC封装业是我国发展最早 , 也是当前国产化程度最为成熟的环节 。以“封测三剑客”为代表的国产封测企业 , 无论是技术的先进性还是品类的完备性 , 距离全球一流可谓咫尺之遥 。
随着这几年晶圆厂逐步在中国多点开花 , 再加上物联网、智能终端、汽车电子以及工控、可穿戴设备等持续旺盛的需求 , 给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 , 也给国内的封测企业带来了无限空间 。
趁着这样的势头 , 国内中小型封装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据不完全统计 , 国内共有150多家封测企业 , 其中18年后出现的中小封测企业大约有85家 。而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 以前的封测企业大部分在长三角地区 , 现在是大面积开花 , 东北、苏北、江西等不具备产业基础、交通不是很方便的地区也陆续出现了不少中小封装企业 。这些企业的出现一是因为响应国家号召及政府的政策 , 二是因为全球产业链不顺畅和疫情造成的封装产能缺少 。中小封装厂的发展前景如何?
那么这么多家封装厂 , 都能存活吗?业内人士指出 ,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 , 快封行业会一直存在的 , 存在的基础是芯片应用环境越来越多 , 芯片种类越来越多 。但随着疫情的退却 , 贸易纠纷的消火 , 全球其他区域的封装产能释放 , 国内外大型封装企业的产能扩充以及中小封装工厂的人才缺失 , 会造成大部分的中小封装企业的经营困难 。除一些有特色的企业外 , 其他大部分很难生存下去 , 面临的结果只有被收购重组和倒闭两条路 , 而且这种状况可能会很快出现 。
就目前来看 , 这些新开的中小型封装厂就面临着重重挑战:
一方面是资金的挑战 , 封装行业前期投入高 , 收益较低 , 对人力成本最为敏感 , 人员工资及封装价格过低会造成资金链的风险 , 从而陷入人才流失和收入降低的恶性循环中 。
【中国小型封测厂迎来大考】另一方面是人才的挑战 , 封装行业属于人力密集型封装企业 , 设备的自动化和标准化没有wafer fab高 , 如果找不到有经验的工程师团队 , 设备利用率和产品质量会低于行业平均值很多 。
再来还面临产业配套的挑战 , 在非长三角的企业面临物流成本、物料交期、技术服务等挑战 , 从效率和成本角度考虑此方面挑战较大 。
最后是竞争压力 , 新出现的中小封装企业同质化较为严重 , 均为中低端封装产品 。从成本、质量、交期、物料及零部件供应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 , 并且同行间很有可能出现恶性价格战 。
面对如此多的挑战 , 这些中小型封装厂又该如何在困境中生存 , 找到一条突围之道呢?突围之道:做精做专、降本增效、转向快封
要思考这些中小型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 就不得不了解当下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 。后摩尔时代 , 晶体管的物理尺寸即将走到极限 , 制程技术的演进已经不能带来显著的成本降低 , 所以半导体未来的突破将会更加依赖先进封装技术 。再加上5G、AIoT、智能汽车等新兴应用的发展 , 要求芯片具备高性能、高集成、高速度、低功耗等特性 , 先进封装技术也是实现这些需求很重要的一环 。
近几年中国封测产业通过一些海外并购快速崛起 , 收获了技术和市场 , 也弥补了一些结构性的缺陷 。但封测行业马太效应明显 , 海外优质的企业逐渐减少 , 只通过并购来获得先进封装技术和市占率的可能性将变得很小 。自主研发和技术升级将成为发展的主路 。往大了说 , 我国封测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突破”转化 。
- 郎酒将拓宽红花郎品牌战略阵地 打造红花郎“中国节”IP
- 长安福特蒙迪欧在中国市场的“全球化”
- 2021年度中国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即将发布
- 投票啦!第六届中国文旅IP大会“IP有光”评选全面启动
- 复旦研发智能冰上运动训练分析系统,助中国选手化身“冰雪精灵”
- 中国百年矿业学府与智能工业新势力的完美结合
- 2060碳中和,看壳牌怎么说
- 中国信息研究院: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3340.1万部,同比增长25.6%
- 中国再次领先全球,利用二氧化碳就能发电,颠覆140年发电方式
- 2021年这些中国CIO如何引领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