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热”背后,景区如何走得更远

_本文原题是:短视频热带动冷门景点升温,今年国庆假期小众景点打卡视频数量同比增长近200%——
“打卡热”背后,景区如何走得更远
网图滤镜有多强?近日,一系列景点“照骗”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网友实地探访所见与滤镜照片的强烈对比,引发了全网热议 。截至采访人员发稿时,相关话题阅读量已超4亿次,4.7万人参与讨论 。
依靠滤镜照片出圈,为不少景点带来了大量关注 。然而,这些网红景点、小众打卡地的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货不对板、缺少各项配套设施、无法提供深度旅游体验……面对小众性、高质量、多元化的旅游需求,“打卡热”背后的景区,如何才能走得更远?
“滤镜景点”走红带来新问题
案例:今年夏天,河北唐山的董思思与朋友们自驾游,选择的目的地是在当地被称为“小马尔代夫”的月坨岛 。“完全不是这样 。”董思思对照社交媒体上的美图,感到“上当受骗”了,“本来以为是异域风情的海景,结果不仅风景一般,还有很多蚊虫,卫生条件也比较差 。”
最近,不少景点因为滤镜被嘲“出圈” 。在小红书上搜索“三亚清水湾”,采访人员发现,有8400多篇笔记内容,其中包括不久前登上热搜的“蓝房子” 。在不少博主上传的笔记中称赞这个景点“孤独而浪漫”“超级出片” 。而不久前,有慕名前往的游客发现,网友美图中的“蓝房子”实际上并不“长这样” 。实拍图显示,这只是海边的一间废弃小屋,墙体颜色斑驳,白色的房门也已经缺失,周围还长了不少杂草 。
被网友起底的不止这一处网红景点 。在山东青岛金沙滩海边,《楚门的世界》同款“海边白色天空阶梯”,只是架在沙滩上的半截白色楼梯;云南澄江的粉红色沙滩,也不像网图展示的那么梦幻,网友实地探访后表示“沙是砖红色的,粉红色可能要修图” 。众多网红打卡地“照骗”事件,引发了大量吐槽 。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分析指出,热搜上的“滤镜景点”大多数并非商业运营景区,而是一些小众、非商业的网红打卡点 。前往这类景点打卡,是近年来年轻游客的旅行新潮流 。“滤镜景点”引发网友反感,也提醒景区运营者,景区景点需要提供真正优质的服务和体验,依靠“照骗”成为网红,不是长久之计 。
“在线旅游平台上的景区展示、游客点评相对客观,与之相比,发布于社交媒体的照片更追求摄影效果,与实景差异可能较大 。”在一家在线旅游平台工作的翁言认为,“旅游时拍美照,在社交媒体分享,大多是出于记录目的 。如果是以博主的身份做推广,或者具有推荐目的,发布者对景点的描述应该更为客观,过度的滤镜和构图会给用户带来误导 。”
“你被网红景点骗过吗?”面对这个问题,翁言表示,谨慎选择、做足“功课”,都是拥有美好旅游体验的必备条件 。今年国庆假期,许多游客来到山东某“网红”景点,由于准备不足,只好在景区卫生间取暖过夜 。“在做旅游选择时,被美图吸引后,游客仍然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并做好旅游准备 。”翁言建议 。
“滤镜景点”乱象对平台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 。程超功表示,一方面,平台可以从运营管理角度对内容发布进行规范,尤其是对商业推广性质的内容进行约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双向反馈机制,让消费者能够看到多方面的内容和反馈,从而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出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