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大哭一场时,我们需要谁允许?( 二 )


(1)情绪开关生锈了
假设情绪是水龙头里的水 , 运作良好的开关 , 能控制何时开、何时关 , 还能控制程度 。
但对很多人来说 , 这个开关“生锈”了:要么无法表达 , 要么无法停止表达 。
不怒则已 , 一怒冲天 。
暴怒总带来对关系的损伤 , 几次之后 , 双方干脆就不愿意沟通了 , 有气就憋着 。
这就是情绪开关失灵了 。
(2)表达受创 , 不敢再试
这里说的不是无效表达 , 而是:有时鼓起勇气表达了 , 没有任何效果 , 于是不敢再尝试了 。
例如 , 我们小心翼翼提出拒绝 , 或者暗示自己不乐意 , 但是别人没get到 , 忽略了我们 , 甚至嘲笑 。
这样的反馈 , 不仅让我们感到沟通无效 , 还会挫伤表达的勇气 , 因而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 , 干脆选择不说了——反正 , 表达了也是白表达 。
除了这两点 , 还有一个很多人都体验过的 , “应该”创伤 。
(3)有太多的“应该”、“必须”要遵守
如前文提到 , 生命早期的声音 , 带给我们很多“应该”和“不应该”的规则 。
这些规则 , 在内部形成了一个严厉的“超我”:
想拒绝别人时 , “超我”跑出来说:对方会不高兴的;
想表达不愿意时 , “超我”又跑出来:会不会太斤斤计较啦?
连别人冒犯到自己头上 , “超我”也要插一脚:控制一下 , 你太有失体面了 。
我们内部的这套行为准则 , 对自己有很多“应该”型的规矩 , 这些“应该”形同创伤体验 , 像一根长长的绳子 , 把我们的手脚缠起来 , 也把旺盛的生命力缠了起来 。
想大哭一场时,我们需要谁允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HER》剧照
如果我们不能向外表达 , 就会开始向内攻击:对亲密感到羞耻 , 爱得不酣畅 , 恨得不淋漓 。
精神分析专家李鸣老师说:
"一个健康的人 , 本我就应该强烈 。这里不是说肆意妄为 , 而是能在合适的情境下表达 , 跟环境相适应 , 那就是一个成熟的人 。"
健康而强烈的本我 , 是一种敢爱敢恨 , 敢喜敢悲 , 敢怒敢言 , 既不冒犯别人 , 也不委屈自己的状态 。
让情绪
流动起来吧!
想大哭一场时,我们需要谁允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回忆一下小婴儿的状态 , 情绪的表达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 。
虽然成年后 , 有很多约定俗成和无可奈何、超我也不允我们无所顾忌 , 但我们仍需要有足够的表达空间 。
如果你也是情绪表达困难户 , 这里有一些建议送给你 。
(1)为自己留出一个空间
我们一定需要一个能暂时安全退行的空间 , 一个能发泄、大哭的空间 。
最容易创造的空间是家里 。
有娃的家长需要避开孩子 , 例如和伴侣沟通带孩子去门口或楼下玩一会儿 , 等重新整顿好情绪后记得对孩子解释安抚 。(PS:父母在孩子面前袒露强烈的情绪 , 对孩子来说是很恐惧的体验 。)
如果伴侣在家 , 可以和伴侣沟通 , 告诉他自己现在很需要发泄 , 需要独自在卧室待一会 , 可能会哭 , 会大喊 , 即使听见了也不要担心 , 暂时不用管自己 。
这样的一个空间 , 是情绪的紧急出口 , 在无法排解或突如其来遭受情绪袭击时能小小的自救 。
想大哭一场时,我们需要谁允许?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Pexels , Kaique Rocha
(2)不否认自己有情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