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如何将人换乘变为车换线?


重庆轨道如何将人换乘变为车换线?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互联互通跨线运营线路示意图 。(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供图)
核心提示
乘坐轨道交通出行 , 乘客从一条线路到另一条线路 , 中间必须换乘 , 因为列车不能跨线运行 。
但如今 , 这样的情况已被重庆改变 。通过大胆创新 , 重庆交通开投轨道集团在国内率先攻克CBTC系统(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世界级难题 , 创建了中国标准的互联互通CBTC系统产业链 , 为世界城轨信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 , 有力地推动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互通信号系统的工程化、产业化发展 , 提升了我国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互联互通CBTC系统 , 实现了轨道交通由传统的单线独立运营 , 向网络化跨线运营的重大突破 , 部分线路由人换乘 , 变成了车换线 , 乘客出行更加便捷 。
乘坐轨道交通 , 从大渡口区跳磴到江北区唐家沱 , 自南向北贯穿中心城区 , 需要换乘几次、全程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是换乘两次 。
从5号线重庆西站换乘到环线、再从环线民安大道站换乘到4号线 , 全程列车运行约需78分钟 。
不过 , 这个答案有望在年底发生改变 。届时 , “4号线-环线-5号线”三线互联互通列车将上线运行 , 乘客无需换乘 , 从跳磴站可以直接坐拢唐家沱 , 列车运行时间也将大大缩短 。
变人换乘为车换线 , 这在重庆并非首次 。
去年9月 , “4号线-环线”首次跨线载客运营 , 已经让重庆市民大开眼界:从环线重庆图书馆站至4号线唐家沱站仅需35分钟 , 乘客无需换乘 , 比普通班次列车运行时间减少约13分钟 。
在人们出行更便捷背后 , 是轨道集团自2012年以来持续创新的结果 , 即在国内率先攻克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系统(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世界级难题 , 实现了轨道交通由传统的单线独立运营迈向网络化跨线运营的重大突破 。
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
所谓跨线运营 , 就是指同一列车在两线联络线处不停车和不改变驾驶模式情况下 , 从本线路跨行到另一条线路 。
“之前 , 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轨道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乐梅表示 。
2011年的一件事 , 她至今记忆犹新 。
【重庆轨道如何将人换乘变为车换线?】当时 , 地铁1号线小什字至沙坪坝段开通后 , 客流量剧增 , 运能严重不足 , 需新增列车 。若从厂家新增订单增配列车 , 至少需要一年时间 。当时 , 正值6号线运营初期 , 客流量较小 , 可用列车数量有一定富余 。
考虑到1号线、6号线列车均采用同一家外商信号系统 , 轨道集团决定将6号线的7列6节编组列车紧急调到1号线支援 。
没想到 , 运输时遇到难题:两线间虽有换乘站 , 但没有建跨线联络线 , 列车无法直接开到1号线 。轨道集团只能采取“最笨”的办法:将每辆列车拆分成6节 , 用货车一次拉一节的方式运到1号线马家岩停车场 。然后工作人员重新组编 , 逐步开展静态调试、动态调试、正线联合调试等 。7列车转运加调试时间前后历经4个月 , 动用人工数千人次 , 仅运输费用一项开支就约110万元 。
资源共享率低 , 是从单线运营到网络化运营存在的问题之一 。
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时代 , 各线仍独立运营 , 还存在以下不可忽视的问题——
运能不均衡 , 重庆轨道交通线网整体客运强度不高 。以2016年为例 , 每公里客流量仅0.94万人次 , 但是最大高峰断面客流量却达到3.48万人次/小时 , 部分区段断面运输能力不足问题较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