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轨道如何将人换乘变为车换线?( 二 )


换乘压力大 , 个别换乘站换乘客流甚至占总客流量的65% 。1号线与3号线换乘的两路口站 , 设计远期日换乘客运量8万人次 , 开通3年后 , 日换乘客运量已超过28万人次 。
旅行速度低 , 重庆是多中心组团式城市 , 轨道线路单线长、站点多、站间距较短 , 且为站站停运营模式 , 无法满足乘客“快速”“直达”的出行需求 。
存在“卡脖子”问题 。轨道交通运营周期内 , 设备备品备件只能向原进口设备供应商采购 , 进口周期长 。同时还面临原设备供应商停产带来的停运风险 。为保证既有线和延伸线的贯通运营 , 所有系统设备必须统一型号或兼容 , 但进口设备无法与国内设备实现兼容 , 很可能面临国外厂商坐地起价 。轨道集团一位负责人表示: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 个别设备厂商要价比6号线一期时高出一倍 。
“互联互通系统技术自主研发 , 是大势所趋 , 也是势在必行 。”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
迎难而上 自主创新
然而 , 跨线运营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
因为涉及轨道交通线路、车辆、供电、通信、信号等众多专业 。
在重庆第二轮轨道交通即4号线、5号线、10号线、环线等线路规划建设时 , 重庆就设置了跨线或越行配线 , 统一采用了山地城市As型车 , 统一采用直流1500V架空接触网的牵引供电制式 , 配备了相同的无线列调系统等 。
但信号系统由于国外各厂家产品存在技术壁垒 , 没有形成统一标准 , 且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率低 , 导致信号系统成为互联互通项目实施的瓶颈 。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犹如人的大脑 , 它指挥着列车安全、准点、快速、舒适运行 。其雏形可以追溯到1825年 , 当时是靠专人骑马持旗引导火车前行 。后来逐渐发展出固定闭塞系统 , 仍需司机观察信号变化来减速或停车 。
在无线通信技术愈发成熟的基础上 , CBTC信号系统诞生了 。CBTC信号系统通过列车与轨旁设备的双向通信 , 实时汇报列车位置、运行速度、制动曲线 , 动态计算相邻列车之间的安全距离 , 指挥全线网列车以高密度、高速度、高可靠度运行 。
长期以来 , CBTC信号系统的核心技术主要由国外厂商所垄断 。当重庆提出互联互通CBTC信号系统项目时 , 外商断然拒绝 。因为 , CBTC信号系统要互联互通 , 意味着曾经垄断市场的核心技术就要被打破 , 厂家要开放接口 , 且需重新研发一整套产品 , 费时费力、无利可图 。
为解决互联互通技术上信号系统“卡脖子”难题 , 轨道集团决定走自主研发、创新之路 , 这个想法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和业内各界大力支持 。
2014年 , 轨道集团主导的项目“重庆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行研究”取得重庆市建委科技计划项目立项 。
2015年6月 , 国家发改委批复了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CBTC系统示范应用项目 , 正式将重庆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的CBTC项目设立为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 。
于是 , 轨道集团牵头 , 联合北京交大、交控科技、中国通号、北京华铁、众合科技、重庆轨道设计院、北京城建设计院等产学研多方 , 组建技术攻关团队 , 走上互联互通CBTC信号系统自主研发创新之路 。
世界级难题 中国方案
研发之路 , 荆棘丛生 。
这之前 , 国内外对此均有一定探索 。例如日本采用加装多套车载设备或地面设备 , 通过手动切换的做法实现列车跨线路运行 , 但增加了建设运营成本 。而美国和法国历经10年技术攻关 , 由于参与厂商相互间封锁技术接口 , 不能达成一致标准 , 最终也未能实现互联互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