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未来城市:岂止于物理空间


理想未来城市:岂止于物理空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探索理想城市形态 , 2021年36氪未来城市峰会将于12月14日在京启幕 。
1982年 , 作家贾平凹创作了一篇名为《静墟村记》的散文 , 其中记录了他对城市生活的观念转变:
当年眼羡城里楼房 , 如今想来 , 大可不必 。那么高的楼 , 人住进去 , 如鸟悬案 , 上不着天 , 下不踏地 , 可怜怜掬得一杯黄土 , 插上几株花草自以为风光宜人了 。
自那以后 , 中国的城市化、城镇化加速推进 , 越来越多农村并入了城市的范围 , 以北京为例 , 三里屯村 , 成为了网红云集的太古里;望京村 , 变成了北京第二CBD;后厂村 , 更是升级为中国互联网的“宇宙中心” 。
然而到今天为止 , 城里的生活仍像贾平凹描述般不尽如人意 。在北京安家是许多人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 , 但一些城市坐标给人的体验并不理想:
例如 , 位于朝阳与通州交界的楼盘“北京像素” , 一度凭借紧邻地铁、拼色外立面、loft设计受到追捧 , 可近年来因为物业管理混乱、内部人员混杂、安全隐患频发而饱受诟病;
例如 , 西直门的东南角 , 住宅改字楼的成铭大厦 , 一度了满足了金融街外溢的办公租赁需求 , 如今则因为商住不分、车位不足、定位不清 , 二手房售价相较周边折让四到五成才肯有人接盘;
再例如,亮马河旁新近落成的启皓大厦 , 造价不菲、气势恢宏 , 但常年遭到大厦以北的居民投诉 , 原因是严重遮挡光照 , 导致居民区不得不长时间处在阴影中……
城市在进步 , 却总是跟不上我们对理想未来城市的向往 。本质上 , 我们需要城市提供的不再是单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 。
2021年12月14日 , 36氪未来城市峰会将在北京郎园·兰境空间举行 , 围绕「城市叙事时代」主题, 参会嘉宾将讨论体验型城市、数字新日常、氛围力社区、超级目的地四大议题 , 探索未来城市的理想形态 。
城市:以体验为尺度
密布的高楼自带疏离感 , 在非工作日很少有人真正走进北京CBD的建筑群 , 但可以远观这道风景的“最佳机位”——西总布胡同 , 却总是能让摄影爱好者和年轻人自发聚集 , 胡同的路灯明亮温暖 , 这种视角看城市 , 更接地气 。
由此可见 , 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城市不再是单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 , 欠缺美感的、缺少在地体验感的建筑和目的地将逐渐被取代 , 「体验型城市」是越来越多人的梦想之地 。
在12月14日未来城市峰会的「体验型城市」专题下:
京投发展总裁高一轩将分享「檀谷慢闪公园」项目被塑造为一种模式背后的思考;
中赫集团副总裁周喆将首次讲述更新后的“新工人体育场”如何历久弥新;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将给出「场景如何以人为本」的方法论;
戴德梁行中国区商业地产部董事总经理甄仕奇将解读IP、商业与城市体验的有机结合方式 。

理想未来城市:岂止于物理空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新日常:技术为美好赋能
巴黎城市规划师卡洛斯·莫雷诺(Carlos Moreno) 曾说过:“长久以来 , 无论生活在大城还是小镇 , 我们都忍受着在城市中的时间感被退化 , 因为我们为了适应今天大多数城市极不合理的空间组织而耗费了大量时间 。为什么我们必须牺牲生活品质? 为什么不应当是城市对于我们的需求做出响应和改变呢?”
城市的日常 , 迫切需要更新迭代 。一切皆可数字化的时代 , AI智能、云计算 , 大数据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 也将重新定义未来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