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的海阔天空气象与清风朗月胸襟


濮存昕的海阔天空气象与清风朗月胸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濮存昕的海阔天空气象与清风朗月胸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濮存昕的海阔天空气象与清风朗月胸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濮存昕的海阔天空气象与清风朗月胸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每逢《李白》上演 , 首都剧场的气场似乎都与往日不同 , 如风如水、如诗如画……12月10日 , 此剧演出定格于237场 , 未来是否会再登台 , 尚未可知 。
1991年的12月10日 , 人艺“文人三部曲”的第一部《李白》首登台 , 如今除了濮存昕和龚丽君 , 其他角色的演员几乎换了三茬儿 , 唯一不变的是醇美的酒、不朽的诗文 , 以及李白那颗不能安顿的心 。如果说30年是一个演员由盛及衰的轮回 , 那么濮存昕却恰恰借由李白 , 完成了一个反向的抛物线 , 不仅自己在天地诗文之中荡涤了乖戾之气 , 更以海阔天空气象与清风朗月胸襟 , 为《李白》一剧增添脱俗雅气 。
如今我们在说传统文化时 , 已经浅显了很多
今年《李白》的演出 , 距离父亲苏民去世已经五年 , 距离上一次演出也过了整整三年 。“何处觅诗魂”的幕间吟诵一出 , 濮存昕的人生感怀瞬间涌入 。“诗词歌赋今天已经成为一种边缘文化 , 当年王国维能够跳出来 , 是他觉得中国传统文化大势已去 , 居然用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传统文化 。如今我们在说传统文化时 , 已经浅显了很多 , 即便是这出戏 , 我们也只是给大家演了一出通俗故事中的李白 。虽然我们不能替代观众去咀嚼 , 但还是想启迪大家的是做人的‘真’ , 不管对错都要‘真’ 。这轮演出的首场 , 龚丽君说 , ‘你今天演得挺好的’ , 我自己知道 , 我的这个‘真’也不是天天都有的 。那天我听到我父亲的吟诵:何处觅诗魂 , 他这个‘何处’一起来 , 当年的点点滴滴就都回来了 。我父亲当年排这个戏时 , 还没有我现在的年纪 , 生命短暂至此 , 但幸运的是 , 他的声音被留下来了 , 那个声音一出来就是一个审美的高度 , 告诉我 , 你不可以懈怠 , 不可以把世俗的生活代入 , 瞬间要穿越1000年 。他去世5年了 , 我又去墓地看过他几次 , 生前他还一直说不要墓地 , 说挂墙上就行了 。这都是我在听到他声音那一刻的人生感怀 , 这第一句话就让我实实在在有了舞台上的动作性 。不过谁也不知道我们的下一场演出会是什么样的 。”
排《李白》时曾经三个月不回家 , 一回家就吵架
虽然一部《雷雨》成就了父子两代人同饰一个角色的舞台传奇 , 但濮存昕说 , 《李白》才是父亲梦中的内容 。“多年来他在家中养病 , 手边就只有一本书 , 我给他买的其他书从来都不看 , 这本书就是《的舞台艺术》 。我明白他是在回味 , 甚至还在想自己的构思 , 沉浸其中 。父亲最后一次看戏看的正是《李白》 , 当时怕他身体坚持不了 , 我说让他两天各看半场 , 没想到他一天居然坚持下来了 。谢幕时 , 观众向他致敬 , 他在第一排拄着拐杖站起来 , 把拐杖放到了台上 , 大家以为他要上台 , 刚要去扶 , 没想到他回身向观众拱手表达谢意 。”而就在那个盛夏即将过去之时 , 濮存昕作别了自己的父亲 。舞台上 , 苏民是自由的骄子;执导筒 , 他将内心对酒邀月的雅兴与兼济天下的自觉化于李白立于舞台;进不能、退不甘是全剧的核心精神 , 在苏民看来 , 编剧郭启宏高明的地方是他将李白的大欢喜与大悲凉都写了出来 , 这也恰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