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成长——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希望与突围


发芽成长——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希望与突围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本报采访人员 代泽均摄
开栏语
陕西有很富足的科教资源 , 而科技成果转化慢、转化难、转化率不高的“尴尬” , 始终存在 。如何打破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转化“堵点” , 让科技优势更多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 陕西一直在求解 。2021年3月30日 , 聚全省之力打造的科研转化平台——秦创原诞生 , 这无疑是为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一记重拳” , 也是陕西高质量发展的“一记妙招” 。本报即日起推出《“秦创原”的春夏秋冬》系列报道 , 解读秦创原经历春种 , 夏长 , 秋收 , 冬藏 , 从起步到成熟 , 从发展到壮大的故事 。
春天 , 万物复苏 , 希望破土而出 。
这句话 , 梁思远深有感悟 。
多年的科研中 , 他最想做的就是让心中设想的一个小黑盒子 , 可以用在无人机、民用车企远程精准导航到达的领域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想?因为几年前 , 我在研究中发现同样级别的市场中 , 需要的主要元器件以西方国家进口产品为主 , 很容易受制于人 。作为科研工作者 , 这种现象成了我心底的痛 。”梁思远的心里 , 因此种下了一颗研发的种子 , 静待时机发芽萌出 。
曙光
博士毕业后 , 经过了几年的国企科研工作后 , 梁思远还是放不下这个小黑盒子 , 经过反复思考 , 他选择了辞职 , 进入西安邮电大学 。在教学的同时 , 开始组建科研团队进行技术攻关 。
研究室很简陋 , 十几个平方米的屋子里 , 挤得满满当当的 。可就是在这里 , 他们在2019年研发出来第一代算法系统 , 并交付湖南某客户测试 。客户反馈“效果出乎意料得好” 。
根据测试结果 , 梁思远和团队看到了曙光 , 开始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了 , 去年开始 , 需要的部分进口元器件及芯片就很难买到了 , 产品限购 , 技术限制 , 倒逼他们加快步伐 。
新的迭代和研究需要钱 , 而钱从哪儿来?没有资金的支持 , 从“书架”到“货架”的路 , 看上去就走到了断头路 。“对于埋头书桌的人来说 , 不仅仅是羞于谈钱 , 更重要的是 , 不会谈钱 , 不知道到哪儿去找钱 。”团队陷入了困境 。但在梁思远的眼前 , 研发成果的曙光 , 总是在闪烁 , 给他带来希望和勇气 。
希望
就在梁思远因为资金陷入困境时 , 距离梁思远研究室35公里外的西咸新区西部云谷二期 , 一场给他带来希望的大会正在进行中 。
3月30日 , 陕西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启动 , 它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 。
平台启动大会上 , 传达出来自省委、省政府掷地有声的决心 , “秦创原”一定要明确定位、聚焦突破 , 着眼建设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 , 加快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高水平平台 。让创新成为陕西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 西咸新区成为总窗口 。
启动当天 , 总规模达6亿元的种子基金已经注册 , 西咸新区首期5000万元已出资到位 , 同步设立天使基金、成长基金、并购基金 。在科创项目的早期阶段 , 跟进支持 。
这些基金怎么用呢 , 用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孝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解释 , 就是“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 , 当市场还觉得这个科技成果属于想法尚没有产品时 , 我们就跟进支持 , 像播撒种子一样 。企业拿着项目计划书过来 , 专家评审通过 , 就支持 。支持也很简单 , 一个项目支持50万元 , 占股5% , 上限100万元 。这样撒一批种子出去 , 未来可能就要成长出几棵小苗 , 起来的话后面继续再跟进 , 小苗就可能变成参天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