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韦布太空望远镜飞向160万公里外轨道,将首次站在L2点上瞄准宇宙!( 二 )


但由于技术、预算等方面原因 , 韦布项目延误多年 。自2016年11月建成以来 , 发射日期几经推迟 , 项目开支不断膨胀 , 造价从启动时的5亿美元一路飙升至100亿美元 , 一度被称为“吞噬天文学的望远镜” 。就在今年12月最后关头 , 它还因技术故障、强风天气推迟发射好几次 。
外界评估 , 多次“跳票”的最重要原因在于技术缺陷 , 许多首次应用的新技术 , 如轻量化光学元件、可展开的薄膜遮阳板、折叠镜片等都需反复调试 。
“多次推迟的一大原因可能在于 , 科学家最初对技术要求的认识不够清晰 , 对将望远镜发射到L2点所需的开支估算过于乐观 。”王亚男认为 , 一方面 , 研发过程中遇到一些技术难关 , 比如多镜组折叠、18块主镜都可微调角度、在零下233度的极低温环境运转等 , 导致项目不断延期 。另一方面 , 改进技术和延期都会推高成本 , 在预算超支的情况下 , 就形成延期—公关—追加投资的反复循环 。
不过 , 从另一个角度说 , “巨额花费下仍然坚持进行 , 也说明美欧航天界对深空探测 , 尤其是红外观测的巨大热忱和长期期待 。”王亚男说 。
远大目标
随着韦布发射升空 , 无论NASA、科学家还是天文爱好者 , 都感到振奋 。“韦布是一台时间机器 , 将更好地回答——我们是谁 , 我们在什么阶段 。”NASA局长纳尔逊称 。
过去几十年里 , 科学家们一直试图完成宇宙早期的历史拼图 。哈勃自发射以来 , 科学家们已确定宇宙起源于约138亿年前的大爆炸 , 第一批星系发出的光已传播136亿年 。但迄今为止 , 仍有很多空白需要填补 , 比如恒星如何在巨大尘埃中演化?遥远行星大气层是由什么组成?第一批星系是如何在大爆炸后聚集起来?
按照计划 , 韦布太空望远镜承担四大科学目标:寻找大爆炸后形成的第一批星系或恒星;确定星系如何演化;观测恒星和行星系统的形成;测量行星系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 探索生命存在的可能性 。
“韦布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 理论视力比哈勃远得多 。”王亚男指出 , 哈勃在近地轨道运行 , 长时间处于太阳光影响下 , 目前拍摄到的最古老星系出现在大爆炸后4亿年 。韦布飞到遥远轨道 , 携带巨大遮阳板 , 创造出阴影区和极低温环境 , 尽量减少外部干扰 , 以捕捉宇宙初生时期微弱的红外信号 。整套技术很有创意 , 如果能找到新线索 , 将意味着人类对宇宙本源认知向前迈进一步 , 全球天文界都会为之兴奋 。
结合前段时间美国太阳探测器首次进入1000多摄氏度的日冕层 , 王亚男认为 , 首次把人类镜头“推到太阳脸上”、首次站在L2点上瞄准宇宙 , 这些举动说明美国作为航天大国 , 在深空观测领域仍具领先优势 。但也要看到 , 中国也在进行这方面尝试 , 中国空间站的巡天太空望远镜计划可能会是一个起点 , 估计2023年发射 , 这标志着中国深空观测前沿首次从地表推到近地轨道 , 将是一项重大进步 。
庞之浩指出 , 不可否认 , 美国在太空观测领域起步较早 , 上世纪90年代就有四大望远镜:用于探测可见光的哈勃望远镜、探测伽马射线的康普顿望远镜、探测X射线的钱德拉望远镜、探测红外光谱的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其中一些已经更新换代 。中国目前计划在空间站建成后发射巡天光学舱 , 携带太空望远镜 , 其分辨率跟哈勃太空望远镜相同 , 视长角相当于哈勃的200多倍 。它将与空间站共轨运行 , 风险较小 。万一出现故障 , 航天器可与母港空间站对接维修 。
“尽管中国起步较晚 , 但也在一步步推进 , 争取实现起步晚、起点高、效益高的发展路线 。”庞之浩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