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潜能——一座释放磅礴能量的“高原”


积蓄潜能——一座释放磅礴能量的“高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寒冬中你最期待什么?
是一抹从树梢中透射出的暖阳?还是在冰封的大地之下 , 大树之根蓄势来年勃发的执着?
12月18日 , 刘洋带领团队奔波在西安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研究生考点 , 对考生通道设置的“人脸识别智慧考务系统”进行最后的调试 。虽值寒冬 , 但团队上下透着一股子火热劲儿 , 大家都清楚 ,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日子里 , 这套系统对于考试圆满进行意味着什么 。
昨天 , 备战已久的考生从这里直接“刷脸”进场 , 不用人工查验后再逐一测温 。这个利用了他们领先全球技术的3D人脸识别技术的系统 , 兼具人脸识别和自动测温等功能 , 在快速实现查验的同时 , 还能确保核查考生身份的真实性、有效性 , 从源头上杜绝替考等现象 , 同时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
这股子寒冬里的火热劲儿 , 在秦创原综合服务中心科技经纪人窗口 , 也不遑多让 。
“我们的科研项目市场需求情况如何”“项目转化需要的资金如何保证”“成果转化是否会影响到科研教学”……科技经纪人为科研人员一一答疑解惑后 , 就会马不停蹄地踏上连接科研与市场的奔波之路 , 帮助他们把科技成果转化成一个个前景可观的落地项目 。
连接
张江 ,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精心打造的20余人的科技经纪人队伍里的一员 。
他是这样理解自己的角色的——“科技经纪人是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的媒介” 。
数控机床是我省明确的2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 。秦川集团本部研制的高速、精密、大型数控圆柱齿轮磨齿机填补了大规格齿轮加工机床的亚洲空白 。但秦川集团明白 , 真正的竞争角力 , 当然是在世界级的舞台上 。
必须过了这个瓶颈 。
今年1月起 , 张江和两位同事就在高校和秦川集团之间奔波 。在反复调研企业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后 , 张江和同事们终于保成“大媒”——西安交通大学赵万华教授与秦川集团的合作 。7月12日 , 由双方共同组建的公司成立 。不久 , 一种新型机械齿轮就从公司的产品线上走了下来 , 帮助企业解决了一道技术难题 。
8月 , 结合陕西数控机床产业链的实际情况 , 张江和同事又主动联系处于产业链中游地位的华中数控 , 以及德国五轴机床等优质企业进行洽谈 , 以吸引业内龙头企业来陕投资建厂 , 促进陕西数控机床产业发展 。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到 , 到2023年 , 要在重点领域建设50个以上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及其他新型研发机构 , 攻克一批支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 , 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达到2000家 。
目前 , 在科技经纪人队伍的推动下 ,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已对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14所高校及中电科39所等7家科研院所 , 梳理优质科研成果834项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签约落地并注册企业115个 。
越来越多的优质科技成果正在被发掘出来 , 走上了成果转化之路 。
平台
刘洋调试的3D人脸识别高科技产品来自陕西西图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这是首批入驻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企业 , 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西部云谷二期 。
公司核心团队很大咖 , 首席科学家和发起人是中科院院士徐宗本 , 创始人为西安交通大学博导李慧斌 。刘洋则是联合创始人、总经理 。
“3D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近红外结构光来采集人脸面部的特征点 , 是目前人脸识别领域最好的生物识别技术 。”刘洋介绍 , 该项目核心技术已积累15年 , 核心算法曾打破3D人脸识别世界纪录 , 申请专利20余项、软著十余项 。目前自主研发多款多模态3D人脸识别产品、软件平台及工业视觉核心算法 , 通过与省内外多家客户合作 , 目前已在智慧矿山、智慧考务、智慧工地、平安社区、煤炭智能装载等场景广泛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