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下不清平:宋仁宗的重臣韩琦,终究是负了君主,负了大宋

我国封建王朝正统皇帝大约有500人 , 其中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秦皇汉武 , 又或者是唐宗宋祖,然后第二个想到的一般则会是清前朝的“康雍乾盛世” 。在这种情况下,很少人会第一时间联想到宋仁宗赵祯及他开创的“仁宗盛治” 。
不管是在电视剧《清平乐》还是真正的历史上,宋仁宗赵祯都是一位在位时间很长 , 但在历史上却存在感极低的皇帝 , 尽管其在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极为优秀,但还是常常给世人乃至后人留下“仁宗皇帝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的印象 。
但这种贬低的言论中又包含对宋仁宗的赞誉 。作为一位性情宽厚,知人善用的“守成贤主”,宋仁宗所执政的时代,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古代最开放、最宽容的时代 。
在宋仁宗在位期间,宋朝的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也涌现了非常多的杰出人物 。其中,韩琦就受到了宋仁宗的重用,成为了仁宗朝的重臣之一 。
但“清平乐下不清平” , 就是这么一个为宋仁宗所爱重的朝臣 , 终究却还是负了仁宗 , 负了宋朝 。
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出生在公元1010年 , 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 。他9岁被立为皇太子,13岁即登上皇位,但在位的前12年 , 都由皇太后刘氏代行处理军国事务,直到他24岁时刘太后去世 , 才终于开始亲政 。
宋仁宗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 。他从来没有立志成为一个开疆辟土的君王,而是一直努力为百姓带来安居乐业的生活 。而他在位的42年间,也一直在为这一个目标所努力 。
苏轼曾言 , “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明代的李贽也曾发出感慨,认为“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事实上,仁宗朝人才之盛,的确没有一个时代可以比肩 。
如文学界“唐宋八大家”中,苏轼 , 苏辙,苏洵,王安石 , 欧阳修,曾巩这六人,都是在仁宗朝登上历史舞台 。
学术界中,“宋初三先生”石介、孙复、胡瑗,以及“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这些大学者,也都是活跃在这一个时代 。除此之外 , 仁宗朝的政界,也涌现出了诸多党派的突出人物 。
如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等人,成为了仁宗朝的中坚 。如领导“熙丰变法”的王安石、章惇、吕惠卿、邓绾等新党中人,以及主导“元祐更化”的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苏辙等旧党中人,也都是到了赵祯时代,才得以崭露头角 。
而除了在文学界、学术界、政界的成就外,仁宗朝的科学界也在中国封建历史上享有无法比拟的成就 。
其中,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 , 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项发明都出现在了仁宗朝,而苏颂、沈括这两位宋代最聪明的科学家,也都成长在这一时代 。这些在一定程度而言,也是宋仁宗赵祯的成就 。
而韩琦之所以能在这样一个群英荟萃、人才辈出的时代留有声名 , 除了他本人的优秀之外,不得不说还要仰赖宋仁宗的信任和重用 。
韩琦
韩琦登上仁宗朝的政治舞台,是在公元1027年 。当时19岁的他登进士科,成为了这一届的榜眼,又因敢言敢谏、一针见血 , 而进入了宋仁宗的视线,逐渐被其所器重 。
当时仁宗朝尽管可以称得上是宋朝最好的时代 , 但实际上所面临的内忧外患还是让宋仁宗赵祯背负上了沉重的压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宋仁宗急需通过改革来改变大宋积贫积弱的现状,以及摆脱来自内外的忧患 。
因此,由范仲淹主持的大宋历史上的第一次革新,也就是“庆历新政” ,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而时任枢密副使的韩琦,也以军方的身份,成为了这次革新的重要一员 。
但这场新政无疑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 , 迎来了后者的疯狂阻扰 。新政实施不到两年,就不得不以失败作为告终 。而韩琦作为新政的支持者,也受到了守旧大臣的污蔑和打击 。
最终是宋仁宗本人的保护,才让他逃脱了被政治清算的命运,得以以安抚使、大学士的身份到地方行治理之责 。这也是他能避开朝廷的政治漩涡 , 保全自己的重要原因 。
而后来韩琦能够重回朝堂,在大宋留下名声和足迹,也是要归功于宋仁宗 。公元1058年,宋仁宗召韩琦回京,给予了他宰相的职位,又于三年后 , 赐封他为“仪国公” 。
可以说,韩琦之所以能一步步成为大宋权力中枢的重要成员,是因为宋仁宗赵祯的信任、爱重,以及他创造的宽松的文治环境 。否则,韩琦可能也要被归入“怀才不遇”人群中的一员 。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 , 为宋仁宗信任、爱重的韩琦,最终却在宋仁宗驾崩之后,负了仁宗,负了大宋 。
负了仁宗、负了大宋
宋仁宗一生中最难以释怀的事情 , 很大概率就包括了“无子”一事 。
三个亲子的先后夭折,为大宋王朝的归属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最终,宋仁宗不得不重新将养子赵曙接回 , 并立其为皇太子 。
赵曙是宋仁宗堂兄赵允让的第十三子 , 小的时候曾过继到无子的宋仁宗身下 。但后来宋仁宗有了亲生的儿子,就又把他归还给了他的生父 。这就导致了,赵曙是在生父身下长大,与宋仁宗其实没有太多的情感基础 。
所在在重新被宋仁宗收为养子之后,赵曙只能通过演技来取得后者的信任 。在没有登基之前,他始终在宋仁宗和曹皇后面前扮演了孝顺儿子的角色,在各方面都顺应他们的喜好 。
这使得宋仁宗最终将其立为皇太子,并在驾崩之后将皇位传承给了他 。
在古代,养子只能以养父养母为自己的血系宗脉 , 并在写入养父一族的族谱后,将这一系世代传承下去 。赵曙本应也是如此 。但在宋仁宗驾崩之前,他就彻底背弃了这一项职责 。
赵曙不仅一改自己之前的孝顺模样 , 还一直以自己生病为由,拒绝出席宋仁宗的葬礼 。最后是司马光召太医会诊 , 才逼得赵曙不情不愿地送了宋仁宗最后一程 。
而他这样的表现,自然也让养母曹太后心寒 。后者将赵曙在仁宗去世后所做的荒唐事都做了整理 , 然后秘密交给了仁宗皇帝所信任的重臣——韩琦,嘱托其协助废除赵曙 。
但后者并没有为宋仁宗出气的心思 , 相反,为了赢得新皇的爱重 , 他直接将这些证据都烧毁了,后来更是协助赵曙,与曹太后形成了对抗之势 。
在韩琦的积极运作下,曹太后被骗了玉玺,随后被迫交出了政权 。赵曙也开始得以亲政 。
而韩琦负了仁宗的另一个表现,还在于他支持赵曙认回生父赵允让,立赵允让为“皇考” 。为此 , 他不惜对朝臣进行大换血,不惜再次哄骗曹太后在奏章上签字 。
但最终,这项政令还是在众多受过宋仁宗恩惠的朝臣和百姓的反对下,彻底失去了效用 。但韩琦对宋仁宗的背叛,已经成为了不可磨灭的事实 。
而韩琦最后从进取走向守旧 , 并一再反对变法的行为,最终也阻碍了大宋王朝的发展 , 是负了大宋 。
小结:
韩琦得以在人才辈出的仁宗朝展露头角,一方面是本身有能力 ,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宋仁宗的信任和爱重 。从比重上看,后者对他声名和地位的影响是最大的 。
【清平乐下不清平:宋仁宗的重臣韩琦,终究是负了君主,负了大宋】但韩琦最终并没有对这份信任和爱重做出正面的回馈,他因个人私利,到底还是负了仁宗,负了大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