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爱凌的“作文”:我如何面对恐惧

本文转自:直新闻
【直新闻按】
“闪闪发光”的谷爱凌近日红遍了全球网络 。除了冬奥会夺金的荣耀以外 , 她还擅长长跑、唱歌、跳芭蕾 , 平常当模特接广告 , 还以接近满分的SAT成绩被斯坦福大学录取 。世人无不为这位18岁中美混血姑娘一路走来的精彩人生而惊叹 。
赛后回应外媒提问时 , 谷爱凌很直接 , 她说自己并不在意别人是否满意 。“因为我在尽力做最好的自己 , 也在享受整个过程 。” 她还表示 , 正在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发声 , 尽可能为相关领域带来更多积极改变 。特别是用自己的表现鼓励女性打破边界 。“我知道我心地是善良的 , 我也知道我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给更多人带来益处 。”
回顾谷爱凌的履历不难发现 , 这个姑娘在许多关键性节点总能顺利过关 , 普通人的磕绊与顾虑在她身上似乎总显得微不足道 。以冬奥会为例 , 在凭借前两跳已几乎可以锁定奖牌的情况下 , 关键性的第三跳她仍冒险地选择挑战自己最高难度的动作 , 最终成功获胜 。我们相信 , 这与她良好的心态、尤其是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理念不无关系 。
【谷爱凌的“作文”:我如何面对恐惧】北京冬季奥运会前 , 谷爱凌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 , 其中详细阐述了她对于紧张情绪、对于“恐惧”和紧张情绪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直新闻特将此文编译如下:
谷爱凌的“作文”:我如何面对恐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我承认 , 我爱上了“恐惧”
在我18岁生命的最近10年里 , 我一直在与“恐惧”谈一段跌宕起伏的恋爱 。我是一名专业的自由式滑雪运动员 。脚上的一双雪板、22英尺长的U型池和各种特技动作是我肾上腺素的主要来源 , 也是极限运动中真正令人上瘾的核心要素 。
像所有那些让人“星星眼”的恋人一样(至少是像我从小说中读到的那些 , 因为现实生活中我还缺乏相应的经验) , 你这个重要的另一半有时可能会很……反复无常 。实际上 , “恐惧”可以算是三种不同感觉的总称 , 那就是“兴奋”、“不确定性”和“压力” 。我发现 , 如果自己能识别这些感觉并加以积极利用 , 那么每一种感觉中都会有一些微妙的信号 , 可助力我成功;而如果我不小心忽视了 , 那么这些感觉就会是我受伤的前兆 。
谷爱凌的“作文”:我如何面对恐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虽然从事极限运动的运动员很容易被贴上“无畏”或“任性”的标签 , 但无论是我为构思动作而花费的无数个小时 , 还是在泡沫坑里(泡沫颗粒到处飞的那种)和安全气囊上度过的大量时间都证明 , 情况并非如此 。我们要违背生物直觉 , 将自己置于风险之中 。虽然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做好身体上的准备 , 但再多的安全网模拟训练也无法等同于我们从陡坡上起飞、把身体抛到空中、即将落地时将面对的雪坡 , 它是不会讲情面的 。我们并非无视“恐惧” , 而是要培养深刻的自我意识 , 并进行深思熟虑的风险评估 , 从而与“恐惧”建立起独特的关系 。
此事的第一步叫做“具象化”:在尝试一个新的技巧动作之前 , 我会感到胸腔(准确地说 , 是在我的喉咙底部和膈肌顶部之间)有一种紧张感 。我深吸一口气 , 闭上眼睛 。爬上巨大的起飞坡道时 , 我会在想象中伸展我的双腿 , 以最大限度提高升力 。然后 , 我要在脑海中描绘如何以相反的方向扭转我的上半身 , 产生扭矩 , 然后再让它朝另一个方向弹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