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清洁消毒、5分钟诊断创伤 科技让场馆更“智慧”

本文转自:人民网
冰球比赛气氛紧张、热烈 , 深受粉丝欢迎……随着北京冬奥会大幕拉开 , 国家体育馆“冰之帆”已经迎来了多场女子冰球小组赛 。
随着比赛升温 , “冰之帆”很快将迎来一日双赛或一日三赛的高密度赛程 , 给赛事服务和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据悉 , 作为2008年北京奥会主场馆之一 , 国家体育馆曾承担了体操、蹦床、手球及轮椅篮球比赛保障任务 。经过两年的改扩建 , 国家体育馆在冬奥会期间将承担5场女子冰球和24场男子冰球比赛 。此前 , 该场馆就已经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 , 本届冬奥会通过应用智慧科技 , 场馆服务运行水平全面提升 。
智能机器人清洁消毒、5分钟诊断创伤 科技让场馆更“智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国家体育馆 。图片来自:北京冬奥组委官网
“智能机器人”“智慧方舱”等科技力量守护平安冬奥
为了方便冰球运动员比赛和热身训练 , 国家体育馆将运动员更衣间设置在连接主馆和训练馆的副馆内 。更衣室采用了全新的设计 , 每个更衣室单元都可以像搭积木一样进行组装 。赛后 , 每个更衣室单元可以拆开成多个独立的箱体 , 或者按需要拼接成新的房间使用 , 实现可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 。
同时 , 更衣室内部还有许多人性化设计 , 例如为方便运动员穿着冰鞋时收腿 , 座椅设计出了一个倾角 , 座板掀起后可存储装备 , 25套更衣柜采取环形摆放以便于教练员和全部队员无障碍沟通等 。
一场激烈的冰球比赛结束后 , 运动员会大汗淋漓、浑身湿透 , 需要及时更衣 , 这对洗衣服务也提出了需求 。因此 , 国家体育馆引进了两台3吨重的“巨无霸”洗衣机及三台1吨重的烘干机 , 可容纳100公斤的洗涤量 。洗衣机可针对任何水洗面料 , 调整为合适的洗涤转速和脱水转速 , 还带有自动投料功能 , 可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几率 , 保证衣物洁净度 。
“我们引入了一批智能机器人 , 可提供场馆地面清洁、垃圾转运、空气消毒、物品配送等多项服务 。”国家体育馆防疫副经理包卫华介绍 , “智能机器人可在无人区以人机分离的形式 , 对环境进行清洁消毒 , 有效减少人员的交叉感染 , 提高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
据介绍 , 在“冰之帆”闭环管理防疫的重点区域 , 如运动员热身区、防疫缓冲区、指挥室等空间都有一台空气消毒机 , 它可以对室内的病原微生物、甲醛、PM2.5等复合物污染进行消毒、净化 , 24小时构建安全、健康、洁净的工作环境 。
智能机器人清洁消毒、5分钟诊断创伤 科技让场馆更“智慧”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颌面创伤综合防治诊疗车 。人民网采访人员 胡雪蓉摄
此外 , 比赛期间如遇运动员意外受伤的情况 , 国家体育馆场馆运行团队场馆运行秘书长齐靓介绍 , “冰之帆”启用了颌面创伤综合防治诊疗车 , 号称冰球馆的“智慧方舱” 。该设备可在5分钟内完成颌面创伤的现场影像学检查和人工智能诊断 , 若是轻伤 , 医护人员可以在“智慧方舱”内进行应急治疗;若伤情严重 , 需要手术治疗 , 便由急救车进行转诊治疗 。
“自由视角”“曲面斗屏”让观众舒适观赛
为更好地呈现赛事内容 , 国家体育馆全面升级了灯光及多媒体设备 , 在场馆的最中间 , 不仅有一套升级定制的“全景模式曲面斗屏” , 内部还专门镶嵌了4块小屏幕 , 方便运动员、裁判员、观众及时地了解比赛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