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视失去看的必要性是不是就走向消亡了?( 三 )


由此带来的一个重要转折是 , 2013年美国互联网广告收入首度超越广播电视广告收入 , 2014年中国也实现了这一点 , 传统电视的辉煌不在 。从近几年逐年走低的彩电交付量来看 , 彩电行业的气氛有些凝重 。
以前是奢侈品的电视机成为每个家庭的“标配”后 , 似乎降级成了新一代人眼中可有可无的物件 。
残酷厮杀中获胜的赢家
上世纪90年代 , 是国产电视机厂商最风光的时候 , 很多人还对那时轰轰烈烈的彩电战况记忆犹新 。
这时期我国彩电生产能力急剧扩张 , 加上外商转移到大陆的生产能力 , 到90年代末总生产能力突破4000万台/年 , 但内需加上出口总计不足3000万台/年 。
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 彩电市场亟待洗牌 , 一场没有硝烟的价格战正打得惨烈 。
当时一些彩电核心技术仍控制在外商手中 , 国产彩电严重趋同化等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各个制造商在产品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异 , 各大彩电制造商争夺市场份额的武器就剩下了降价 。
彩电行业价格战 , 怎么也绕不开的就是多次吹响号角的长虹 。
时间拨回到1958年 , 一群手拿铁锹的军工人在四川绵阳城郊的一片麦冬田上 , 建立了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 , 对外称国营长虹机器厂 , 这就是长虹集团的前身 。自此 , 长虹这个中国彩电业如雷贯耳的名字 , 就此诞生 。
作为一个立业于军工的工厂 , 长虹在蓬勃发展多年后因为市场更迭和管理变化陷入了没钱、没活、没饭吃的僵局 , 只得另寻出路 , 长虹命运的改变是从1985年上任的厂长倪润峰开始 。
上任后 , 倪润峰就盯上了彩电这块香饽饽 。次年 , 他力排众议 , 从日本松下引进了当时最新一代的彩电生产线 , 为长虹成为日后的“彩电大王”奠定了基础 。
但当时国内引进的都是国外淘汰的生产线 , 而且多为18寸及以下 , 大屏幕彩电技术一直垄断在日本人手里 , 中国人要买大屏幕彩电 , 只能选择洋货 。
这种局面让外国品牌占据了中国彩电将近80%市场 , 尤其是三洋、日立、松下等日系品牌 , 大屏彩电动辄上千的售价 , 掏空了无数中国人的钱包 。
中国彩电企业在技术上面临着国外品牌的围困 , 很多小企业竞争不过甚至开始坐吃等死 。
1989年国家对彩电开始征收特别消费税 , 税令的出台导致包括长虹在内的很多国产彩电企业产品积压 , 资金短缺 。为了生存 , 1989年8月9日 , 长虹开始降价 , 每台降价350元 。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 长虹这样简单粗暴的操作出乎意料抢占了大量市场 , 获得了用来搞技术研发的大量资金 , 其它企业也行动起来 。
在接下来几年里 , 我国彩电品牌练枪囤兵、摩拳擦掌 , 誓与外资企业一决高下 。在技术、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 。
但倪润峰看得很清楚 , 要想和洋品牌竞争 , 技术上其实占的优势并不大 , 打败洋品牌必须倾尽“举国之力” , 整合国内资源 , 大鱼吃小鱼 , 大企业淘汰小企业 , 大企业赚了钱 , 才能有更多的资金搞研发 , 进而拔高行业水平 。
也就是说 , 击败洋品牌并不需要中国上百家彩电企业 , 七八家足矣 。
1996年3月 , 长虹再次宣布降价 , 降价幅度为8%-18% , 被外界称之为“跳楼价” , 点燃了彩电价格战的导火索 。
价格战刚开打一个月 , 长虹的市场占有率就蹿升到19% , 比降价前增加了7.9% 。到年底 , 长虹坐稳了“彩电大王”的宝座 。当时中国每卖出三台彩电 , 有一台出自长虹 , 有一台是外资品牌 , 还有一台才是其他国内品牌 。
在倪润峰的步步紧逼下 , 国内其他彩电企业如康佳、TCL、熊猫等竞相降价 , 许多之前割据一方、小富即安的小企业迅速凋零 , 彩电业从此步入由少数大公司瓜分市场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