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视失去看的必要性是不是就走向消亡了?( 五 )


雷军曾表示 , “同样品质和性能的产品 , 我们每款产品 , 价钱都很厚道 。”这种“性价比”观念的宣传在短时间内使“米粉”数量进一步增加 。
此后 , 随着贾跃亭败走美国 , 互联网电视“一哥”乐视销声匿迹 , 但这并没有阻挡其他新兴势力跨界彩电的势头 。
2019年后 , 除了小米 , 荣耀、华为、OPPO等手机品牌纷纷推出了各自的电视 , 将其作为智能生态中的核心产品 。
彩电行业 , 从不缺新对手和跨界者 , 被一次次带了节奏的传统彩电企业也逐渐
往互联网化转型 , 利用手握的渠道和技术两张大牌把智能、互联网思维融入电视 。
但不变的似乎依然是价格战 。
每当618、双十一等大促期间 , 彩电售价总是降到新低 。而在去年 , 在小米召开的2021秋季新品发布会上 , 推出了新品小米电视6OLED , 55英寸、65英寸的首发价格大幅拉低了OLED电视的行业最低价格 , 掀起了OLED电视的“价格战” 。
对于消费者来说 , 彩电价格战无疑是好事 , 但却容易让彩电企业都陷入低水平经营的泥潭 。
有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彩电行业的利润低至1.8% , 远远低于其他传统家电产品以及智能手机等硬件产品 , 是目前最不赚钱的家电科技产品之一 。
彩电企业也该跨界和突围了 。
不去进化 , 就会消亡
这几年 , 很多彩电企业都在考虑“跨界”——扩大彩电的场景应用圈 , 瞄准商用显示领域 , 让彩电不止大量用在家里的客厅 , 在商用显示中也能发挥更大价值 。
根据IDC发布2021年中国商用大屏市场预测:2021年 , 商用大屏显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782万台 , 同比增长17% 。
相比家用彩电不到2%的利润 , 商用显示能高达10% 。
所以TCL、海信、康佳、创维等彩电厂商都开始抓紧在商用显示领域的布局 , 以期在BTOB为主要业务模式的商用显示市场能够获得较大的市场空间 。
跨界之外 , 彩电企业往高端市场突围的迹象也十分明显 , 这是彩电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的关键所在 。
据奥维云网分析 ,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产品结构升级的影响 , 液晶电视价格在近年不断上涨 , 相比之下 , 走高端市场的OLED、Mini/MicroLED、激光、8K等产品价格逆势下行 , 消费者对高端彩电的需求一路走高 。
用户对于电视产品的本质需求 , 无非是大屏、画质、音效、体验 。
以OLED电视为例 , 相较于LED电视 , OLED电视对比度更高 , 黑色更纯 , 暗部细节更出色;它每个像素都是自发光 ,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 , 色彩表现和画面亮度几乎保持一致;其显示技术的可塑性更强 , 可用于更复杂的造型设计 , 能够满足消费者对电视机更轻、更薄、更大的屏幕需求 。
而MiniLED比起传统LED来说 , 颗粒更小、显示效果更加细腻、亮度更高 , 同时比OLED更省电 , 而且支持精确调光 , 不会产生LED的背光不匀的问题 。
康佳、索尼、TCL等彩电厂商均推出了OLED、Mini/MicroLED、激光等显示技术的高端产品 , 进行各有偏重的差异化竞争 。
有分析认为 , 对于中国彩电产业来说 , 未来3-5年市场竞争的主旋律将会从量增走向质变 , 在头部品牌的带领下 , 彩电产业逐渐走向高质量、高利润、大屏化 。
除了这些 , 要将用户重新拉回客厅 , 或许还要从内容突破 。
从黑白到彩色 , 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 , 从高清到超高清 , 从单声道到全景声……自诞生以来 , 电视的每一次大步迈进 , 都是在视觉和听觉上做文章 , 如今硬件技术已经接近了创新天花板 , 难以进行大的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