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品牌面临“钱荒”( 四 )


一切来得比预料的早 。
2021年10月 , 雀巢和星巴克合作推出了首款精品速溶咖啡——全新星巴克随星杯超精品速溶咖啡 。这是一款速溶、外装可回收、采用阿拉比卡咖啡豆的冻干产品 。(虎嗅注:2018年雀巢以7.15亿美元永久买断星巴克全球范围内“门店以外的咖啡及其他餐饮产品销售权” , 此类产品营收计入雀巢财报 。)
值得注意的是 , 2021年在咖啡“线上世界” , 雀巢·星巴克和三顿半的角逐已经“白热化” 。以电商渠道零售额排名为例 , 雀巢虽然稳坐第一 , 但第二名三顿半与之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而在双十一期间 , 三顿半和雀巢分列天猫平台第一名、第二名 。
推出精品速溶咖啡类产品 , 被圈内视为“雀巢进军三顿半等本土新品牌腹地” 。一位不愿具名的咖啡行业分析师告诉虎嗅 , 三顿半、永璞、隅田川这三个本土品牌 , 在最近几年从国际大牌手中“分食”到了相当可观的咖啡市场份额 。“他们的策略都是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品类 , 并成为其头部 。而雀巢等大牌目前的策略是 , 直接进军这个品类 , 换言之:正面开战 。”
感觉大牌来早了的 , 还有化妆品圈 。
孙来春说 , 自己最早的预测是 , 在疫情过去后的一两年 , 大牌彻底恢复元气后 , 才会展开“俯冲攻势” 。由于韩国和日本都有山茶花产区 , 林清轩内部一直“担心”日韩大牌会率先进军山茶花品类 , 但他们的调查员迟迟没有看到日韩大牌的动作 , 就在“略微松一口气”时 , 香奈儿先来了 。
“疫情期间 , 我们元气大伤 , 就好比刚打完一场恶战 , 没有彻底休息恢复 , 就迎来了一个超级对手 。”
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告诉虎嗅 , 疫情严重影响了全球大公司的销售预算和库存 , 为了清销库存和解决中国电商渗透率高问题 , 2020年开始部分大牌给中国市场提供了特殊的“价格线” 。而在以往 , 这些品牌是不允许在任何情况下“破价销售” , 在破价的基础上 , 这些品牌从2020年双十一开始销量猛增 , 而同样的事情延续到了2021年 。
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商平台负责人指出了大牌“俯冲攻势”的另一个原因:在中国市场 , 部分国际大牌在2019年已经出现的增速疲态 。一方面是新崛起的本土Z世代 , 开始对新品牌有更强的尝新兴趣 , 另一方面是本土新品牌以“低价平替”之姿强势分食了部分市场 。
一个关键细节是 , 在2020年和2021年 , 部分咖啡和化妆品巨头采用低价策略后 , 其增速勉强维持在2018年之前的水平 , 换言之如果没有降价红利 , 这些品牌很可能继续面临“增长疲态” 。
“2020年到2021年 , 多个国际大牌更换了中国市场的高管团队 , 两个因素非常关键 , 首先中国市场已经是疫情期间大牌不可或缺的可增长活力市场 , 另一方面总部对于品牌近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增长态势不满意 。”上述人士告诉虎嗅 , 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有“常态化”趋势 , 所以国际大牌提前改变策略 , 开始从2020年大刀阔斧强化中国市场的变革——这导致本土品牌提早面临强竞争 。
提早出现的强竞争 , 让本土品牌失去了部分市场份额:在破价策略下 , 国际大牌从2020年开始在电商平台上展现出强势 , 以护肤品为例 , 在年度销量前十榜单中 , 2020年~2021年两年期间内平均每年有8个名额被国际大牌和其子品牌占据 。
不能忽视隐性的压力 。由于海运价格和石油价格高企 , 2021年大部分品牌都面临更高的成本压力——这导致本土品牌的利润空间被不断蚕食 。而国际大牌凭借更大的体量、历史优势形成的资源网络具备更强抗压能力 , 这意味着当国际大牌大打降价战、赠品战的时候 , 本土品牌只能维持原价保守防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