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东电力市场“乌龙”事件引深思

本文转自:全国能源信息平台
【能源人都在看 ,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蒙东电力市场“乌龙”事件引深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蒙东电力市场超14亿元的偏差考核费用引起广泛关注 , 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下称“蒙东电力交易中心”)近日发布《关于市场主体电量申报失误导致巨额偏差费用的警示通报》(下称《通报》)显示 , 近期 , 该中心在组织开展2022年1月份结算时,发现某电力用户(下称“电力用户A”)1月份负偏差考核费用高达146874万元 , 明显超过该用户的市场化用电合理费用水平 , 交易中心核实情况后最终免除了其经济责任 。
蒙东电力市场“乌龙”事件引深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日 , 蒙东电力市场超14亿元的偏差考核费用引起广泛关注 。
内蒙古东部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下称“蒙东电力交易中心”)近日发布《关于市场主体电量申报失误导致巨额偏差费用的警示通报》(下称《通报》)显示 , 近期 , 该中心在组织开展2022年1月份结算时,发现某电力用户(下称“电力用户A”)1月份负偏差考核费用高达146874万元 , 明显超过该用户的市场化用电合理费用水平 , 交易中心核实情况后最终免除了其经济责任 。
巨额“乌龙”如何产生?又给了电力市场哪些警示作用?
一字之差引来天价账单
何为偏差考核?电力不能大规模储存 , 发电和用电需要维持瞬时平衡 。电力中长期交易合同电量均为预测值 , 合同用电量和实际用电量的差额即为偏差 , 超出各地规定的范围 , 就要面临一定考核 。
假设某省规定偏差考核范围为±4% , 若用户申报用电量100万千瓦时 , 实际用电96万-104万千瓦时可免除考核 , 小于96万千瓦时或大于104万千瓦时则被纳入考核范围 , 需要依据一定规则向电力交易中心交纳相应偏差考核费用 。
【蒙东电力市场“乌龙”事件引深思】《通报》显示 , 蒙东电力交易中心于2021年12月中下旬 , 组织开展了2022年1、2月份蒙东地区电力用户与售电公司线上绑定和月度预购电量申报工作 。电力用户A根据本企业实际生产情况 , 委托售电公司B通过蒙东电力交易平台开展2022年1、2月份月度预购电量申报 , 拟申报电量计划为每月1260万千瓦时 。
实际操作过程中 , 售电公司B代替电力用户A登录蒙东电力交易平台(电力用户A已告知售电公司B平台账号、密码等信息 , 完成了2022年1、2月份月度预购电量申报 , 申报电量均为1260亿千瓦时 , 较拟委托申报电量扩大了10000倍 。申报完成后 , 电力用户A并未及时登录电力交易平台进行查看和操作 。
《通报》指出 , 按照电力用户A与售电公司B已签署的委托协议约定 , 电力用户A由于1月实际用电量远小于平台申报的1月份预购电量计划 , 因此需向售电公司B支付负偏差考核费用146874万元 。
“1260万千瓦时和1260亿千瓦时 , 一字之差将面临巨额考核费用 。由于此次‘乌龙’事件没有给电力系统造成实际损失 , 最终免除用户的经济责任 , 但给予了其警示教育 。”某售电公司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为风险管控敲响警钟
本次“乌龙事件”不仅反映出部分市场主体安全操作意识淡薄 , 更凸显了蒙东电力市场对潜在风险的预警和纠错能力不足 。
“蒙东地区2021年全年市场交易电量600多亿千瓦时 , 这就意味着 , 这家售电公司填报的单月电量1260亿千瓦时是整个市场全年交易电量的两倍之多 。”在谈及交易平台风险管控举措时 , 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展曙光向采访人员坦言 , 这么大的数据 , 是怎么填报成功的?系统有无风险提示?“若对单一主体购电量没有限制 , 市场很容易被操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