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智能交通首度公布成绩单:5年助力19座城市登上“缓堵”TOP榜

【海信智能交通首度公布成绩单:5年助力19座城市登上“缓堵”TOP榜】本文转自:北青网
恐怕大多数普通消费者都不知道 , 作为中国电子信息龙头企业的海信 , 不仅仅是身边的家用电器在为人们服务;同时作为中国智能交通领域的龙头企业 , 海信也在人们身边悄悄提供着城市智能交通的出行方案 。2月18日 , 海信智能交通业务首度对外展示了近年来的科技成果 , 截至目前 , 海信已经为全国169座城市提供着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
海信智能交通首度公布成绩单:5年助力19座城市登上“缓堵”TOP榜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海信智能交通事业本部副总经理陈晓明特别提到 , 海信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 已经连续5年在全国“城市缓解拥堵项目”中发挥出最重要作用——在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等权威机构近日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显示 , 2021年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有8座城市拥堵同比下降 。而在这8座拥堵下降的城市中 , 共有西安、昆明、兰州、银川、贵阳5座城市的缓堵项目是由海信参与承建 。而再之前的2017年至2020年 , 海信智能交通技术方案已经帮助19座城市登上了“缓堵”榜单 , 连续5年在“城市缓解拥堵TOP10榜单”占据半壁江山——在2017年的“十大拥堵缓解城市”中 , 海信服务了7座城市;2018年榜单中服务了5座城市 , 2019年服务了6座城市 , 2020年服务了5座城市 。
以此次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 , 西安是2021年拥堵降幅最大的城市 。在第十四届全运会期间 , 海信智能交通团队协助西安交警进行交通警卫安全保障任务的同时 , 也在助力打通交通“大动脉” , 共建设了114条“绿波带” , 让市区道路通行效率提升了23% , 加上对主城区1341处信号灯的整体智能化改造 , 市区主要区域和十四运会涉赛道路忙碌而通畅 。海信西安智能交通项目经理叶垚江介绍 , “西安全运会期间 , 我们保障超过2000次共计300个小时的信号控制分秒不差 , 100余趟勤务线路精准抵离 , 圆满完成全运会信控‘0失误’保障目标 。”
银川是去年另一个疏堵成果上榜的城市 。海信自2014年起协助银川交警承建“缓堵提畅”工程 。2018年第三季度 , 海信智能交通团队仅用时三个月 , 便将当年第一季度曾排名全国“首堵”的银川移出“城市拥堵榜” 。截至目前 , 银川市城市拥堵指数已经连续5年下降 , 拥堵指数从2016年1.65持续下降到2021年1.30 , 平均行车速度从2016年29.03km/h提升到2021年38.50km/h 。
海信是1998年开始进军智能交通领域的 , 2005年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这一年 , 在从硬件性能、软件功能到售后服务都有很高要求的“北京数字奥运工程智能交通项目”招标中 , 海信以领先国际巨头西门子20分的成绩成功中标 。自此海信进入北京市场 , 如今北京有近一半的交通信号机都来自海信 。目前北京冬奥会期间 , 海信智能交通继续承担着赛事交通保障的任务 。海信全新升级安装的冬奥会场馆及周边近120台交通信号机系统 , 全部接入新一代管控平台 , 既可以智慧调控 , 也可以由中心指挥人员远程对道路口信号状态进行监管、调控 , 保障整个交通系统更协调 。除此之外 , 在青岛上合峰会、武汉军运会等重大活动中 , 海信智能交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据预计 , 到2025年中国智慧交通市场规模将接近7000亿元 。在这一背景下 , 很多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入局城市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绝对不是单纯依靠资本实力那么简单 , 不是短时间就能积累出成果的 。”陈晓明表示 , 海信智能交通的最大不同之处 , 就是将技术优势扎根业务实践 , 把人工交通调优经验和大数据经验融合起来 , 通过信号机一点点积累交通控制策略 , 注重将人工调优的经验和大数据的经验融合起来 。“资本的扎堆确实给行业带来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打法 , 一开始也给海信造成了一些冲击和困扰 , 但智能交通市场的复杂性并不是简单靠资本、概念撬动起来的 , 经过了最初的一些冲击 , 如今海信的优势反而愈发显现出来 。”据了解 , 目前海信智能交通已拓展到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轨道交通、智慧建筑、公共安全等多个B端业务板块 , 建立起行业内最大规模、最强实力的研发队伍 , 拥有行业内最强的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