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电影学堂精粹 |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做真正的自己( 四 )


1984年我曾去台北旅行 , 这次旅行对我来说也非常重要 。因为当我在香港的时候 , 我遇到了台湾电影评论家陈国富 , 他告诉我 , “你应该去台湾看看 , 因为那里崛起了新一代的台湾年轻电影人 , 他们的电影还没有传播开来 , 但我认为那里发生的事也非常重要 。因为你为电影杂志《电影手册》撰稿 , 你就应该见见这些人 。”我很相信他 , 于是我在1984年去了台北 。他想让我见的那位电影人是我的朋友 , 杨德昌导演 , 还有一位年轻的电影人 , 我当时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在法语里、在西方的字母中如何发音 , 他叫侯孝贤 。当时在台北还见到了一个人 , 也是我的朋友——杜可风 , 他后来成为王家卫的御用摄影师 , 在中国现代电影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和我们一起的还有张艾嘉 , 张艾嘉参与制作并主演了杨德昌的第一部长篇电影《海滩的一天》 。而我突然之间 , 发现了整整一代新的中国电影人 , 他们改变了西方人观看西方电影的方式 , 他们都变成了我的朋友 , 我直到现在都与他们保持着联系 。当然1984年我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电影人 , 我当时已经在为我的第一部电影创作剧本了 , 准备好再向前迈出一步 , 导演我自己的电影 。见到这么一群电影人 , 他们都和我有一样的烦恼 , 他们都比我年长一些 , 但不是很多 , 他们告诉了我电影创作到底是关于什么 , 电影是如何与历史、与社会建立联系的 , 我认为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经历 。这次经历在我自己(风格)形成的时期极为重要 , 也帮我明确了我自己的风格以及我拍电影的方式 。
主持人:
我觉得您刚刚分享的这段 , 您与中国电影人相识的经历非常美好 。由于时间有限 , 接下来我想问问关于您的电影作品的问题 。您最近的作品中我最喜欢的一部就是《私人采购员》 , 让我非常震惊的是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的表演 , 尤其是她的反应表演和反应镜头 。因为我们知道拍电影时 , 当她与手机互动的时候 , 对面根本没有演员 , 她基本上是与空气在互动 , 但是电影拍出来的感觉就像有人在那里一样 。就我而言 , 电影呈现的感觉比与真人演员互动更具魅力 , 但您是如何把这些从剧本搬到银幕上 , 转化成他们的表演的?您可以分享一下创作过程吗?
奥利维耶·阿萨亚斯:
是的 , 克里斯汀与电话互动的很长一幕 , 是典型的那种你认为拍摄起来会非常容易的内容 , 但真正拍摄的时候 , 你就意识到 , 这比想象要复杂很多 。一直都有人在电话里和克里斯汀进行互动 , 所以她实际上收到了很多信息 , 也能实时根据信息做出反应 , 但是这真的非常难以实现 , 因为我们拍摄的地点有巴黎、伦敦 , 捷克 , 因此 , 信息往往不能及时弹出 , 或者是颜色、质感不同等各种问题 , 所以我们不得不做出很多改变 , 在后期制作中修改这些特写 , 这些场景花了我们非常多的时间进行制作 , 这是我有生以来拍摄过的最复杂的场景之一 。另外 , 我们制定拍摄计划的时候 , 也完全低估了这些问题 , 我记得我们花了好多天的时间来拍摄 , 而且那段时间之后 , 我们必须完成这场戏40%以上的场景拍摄 。这也意味着每一天我们或多或少都要拍摄剩下的内容 , 每一天我们都要拍摄其中一个镜头 , 或一个电话的反应镜头 。但就克里斯汀的表演和这些场景的强度而言 , 这就是为她量身定做的 , 这确实是那种完全取决于演员的深度和参与度的电影 。因此 , 当你写剧本的时候 , 你就知道谁将出演这部电影 , 你将与她们那一代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打交道 。我认为克里斯汀是我合作过的最杰出的女演员之一 , 她非常不错 , 跟她合作也非常愉快 , 我认为她是一个非常有灵感和非常聪明的艺术家 , 这正是这部电影所需要的 。因为当你有2个、3个或4个演员互动时 , 你决定了节奏 , 你来喊停 , 你决定拍摄等等 。在《私人采购员》这部影片中 , 运用了大量长镜头 , 而她几乎是对着空气在单独表演 , 她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我经常说我是从外部来拍摄这部电影 , 而她则是从内心来拍摄这部电影 , 这是一部基本上由她独演的电影 。我们之前还和朱丽叶·比诺什拍摄了一部影片《锡尔斯玛利亚》 , 这是我第二次有机会和她合作 。相较于拍摄上一部影片时 , 我们这次更加亲密 , 更熟悉彼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