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布达佩斯双城共演《微笑王国》:100年前的“中国王子”用微笑面对世界

本文转自:上观
上海布达佩斯双城共演《微笑王国》:100年前的“中国王子”用微笑面对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接连两个周末 , 上海歌剧院上演了2022春夏演出季两部开幕大戏——《图兰朵》和《微笑王国》 。2月25日至26日晚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的《微笑王国》并不像《图兰朵》那般常演 , 但同样展现了100年前 , 西方人对中国这个东方神秘大国的好奇与想象 。《微笑王国》由上海歌剧院青年指挥家张诚杰执棒 , 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和女高音歌唱家宋倩演绎了一段跨越文化阻隔的爱情故事 。
2018年 , 由上海歌剧院与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联合制作的轻歌剧《微笑王国》首演于上海 。2019年恰逢中匈两国建交70周年 , 这版《微笑王国》由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执棒 , 在布达佩斯大艺术宫完成了它的匈牙利首演 , 引起热烈反响 。此番上海演出的同时 , 布达佩斯大艺术宫也通过官网同步播放在2019年匈牙利“中国春”文化节上演的《微笑王国》 , 两城的友情在音乐之中绵延赓续 。
上海布达佩斯双城共演《微笑王国》:100年前的“中国王子”用微笑面对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沉淀之后 , 赋予角色情感厚度
“《微笑王国》里 , 人们总是笑对一切 , 哪怕内心有再多痛苦 , 也不会表现在他人面前 , 而是会将微笑带给他们 。”扮演男主人公苏城的石倚洁说 。
在石倚洁看来 , 《微笑王国》虽然包含了二十世纪初的欧洲人对东方的猜想 , 但其核心是一个具有中式哲理的故事 , 苏城被塑造成一个克制、内敛的男性形象 。
出于职业习惯和对苏城这一角色的偏爱 , 石倚洁查阅了很多资料 , 而深入的理解 , 恰恰是讲好故事的第一步 。
上海布达佩斯双城共演《微笑王国》:100年前的“中国王子”用微笑面对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据说 , 当年清朝政府曾派过多位大使到奥匈帝国 , 其中的一位名字跟‘苏城’略微有点像 。我猜测可能某位大使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 , 同时又是一个非常绅士的人 , 或许在那里的社交圈小有名气 , 给当地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这是西方歌剧里唯一真正描述中国、正面塑造东方形象的故事 。”石倚洁说 。
上海布达佩斯双城共演《微笑王国》:100年前的“中国王子”用微笑面对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石倚洁早在大学时期就对这部歌剧非常感兴趣 , 2018年出演苏城终于圆了他“中国王子”的梦 , 而四年之后再次出演《微笑王国》 , 他有了不同的感受:对苏城身上的“孤独感”以及身不由己的无奈 , 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
上海布达佩斯双城共演《微笑王国》:100年前的“中国王子”用微笑面对世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声音方面 , 苏城属于抒情男高音 , 中低音区的音很多 , 石倚洁近年从轻型抒情男高音转向抒情男高音 , 中低音区更加圆润厚实 , 此番重拾苏城一角 , 让很多在排练现场的人夸赞他对这个角色更加驾轻就熟 。
反复打磨 , 细节中见功底
一部歌剧在舞台上最后呈现之前 , 需要不断的钻研、排练和磨合 。
“这次我使用的总谱是许忠院长给我的 , 他曾在2015年和2019年分别于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匈牙利布达佩斯大艺术宫指挥过《微笑王国》 , 总谱上有他当时做的标记 。排练前 , 他也将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 。”指挥张诚杰说 。合排之前 , 张诚杰用了足足四个整天单独排练乐队 , 打磨演奏法、声部平衡、音色力度 , 以及钻研如何将早期维也纳音乐风格的特点还原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