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黑胶唱片的青春故事

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嵌入黑胶唱片的青春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嵌入黑胶唱片的青春故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作为音乐的载体 , 黑胶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 , 直到1984年CD诞生 。之后 , 黑胶生产线被大量淘汰 , 黑胶唱片贬值严重 。几十年之后 , 作为怀旧与青春的叠加产品 , 黑胶唱片复兴已成全球性趋势,黑胶回潮的背后 , 藏黑胶、听黑胶、做黑胶的青年故事 , 同样值得玩味 。
神棍:我承认对黑胶非常挑剔
神棍从小就和黑胶有缘 , “我出生时家里就有唱片机 , 是1982年父亲亲手攒的 。那时候 , 父亲买来放大器、喇叭等零件自己动手 , 陆续攒过六七台 , 有一台卖了150元钱 。”在神棍的记忆里 , 这台硕大的机器下面常年摞着一摞唱片 , 大部分是便宜的薄膜唱片 , 也有几张昂贵的胶木唱片 。
神棍本人收藏的第一张唱片是苏州一位朋友送的——《馨》 , 音乐人是王磊 , 法国出版 。那时是2010年 , “漂”在北京的他连黑胶机都没有 。半年后 , 眼看收藏的黑胶唱片越来越多 , 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唱片机 , 从黑胶“看客”升级为“听众” 。
神棍说 , 他认识的“黑胶青年”大部分和他一样 , 先有唱片后有唱机——在数字音源唾手可得的今天 , 他最初买黑胶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听音乐 , 而是因为好看、喜爱 , 想要拥有它、展示它 , 这是黑胶的观赏属性和收藏属性决定的 。
神棍介绍 , 目前国内大环境下的“黑胶青年”热衷购买黑胶的类型可以分两类 。一类钟爱购买复刻黑胶 , 是一些老的经典专辑从CD复刻成黑胶 , 这类人主要以收藏唱片为主 。另一类主要购买新专辑 , 聆听功能更大一些 , 例如兵马司厂牌旗下的音乐人 , 在发行新专辑时会同时推出CD、磁带和黑胶三种介质 , 有些乐迷会照单全收 , 神棍曾经是其中的一个 。
如今 , 神棍唱片架上有300多张黑胶 。他自认数量很少 , 早年买得多一些 , 后来却买得越来越少了 , 随着听音乐的年头越来越长 , 他对唱片的选择越来越刁 , “早期 , 国内一部分黑胶复刻品质不过关 。首先是声音问题 , 出品方不做黑胶母带 , 直接把CD文件压制成黑胶 。其次是封面问题 , 很多早期CD专辑已经找不到封面原始设计文件了 , 出品方就把CD封面扫描后直接拉大尺寸 , 视觉上非常粗糙 。再有就是在用纸、制作等后期工艺细节上不讲究 。”
在他看来 , 随着高要求乐迷群体的增加 , 如今国内出版的黑胶品质上有所提升 , 但是距离他的要求可能还差一些 。同时 , 他所喜欢的前卫音乐品类出品又相对较少 , 最终导致了他从一个普通乐迷到唱片策划人的身份转变 。
【嵌入黑胶唱片的青春故事】2019年 , 苍蝇乐队将发行于1997年的专辑《the fly 1》首度黑胶化 , 神棍因缘际会参与了这个项目 。此后 , 他陆续策划了胡吗个《柴米油盐酱醋糖》、曹操《空计城机》、Ronez(周沛)《过客的欢愉》、张潜浅《现场1997》等黑胶唱片 。
他理想中的经典专辑复刻成黑胶必须满足两点要求:第一 , 该唱片封面必须足够好看 。第二 , 内容有足够的价值 , 在音乐史上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因此 , 他将自己策划的黑胶定位于“做一个艺术性比较高的收藏唱片” , 尽力挖掘一些有历史价值的录音 , 唱片封面则与当代艺术家进行合作 。
也许是因为从小学艺术的原因 , 在神棍眼里黑胶产品的封面和设计与音乐内容是同等重要的 。事实上 , 在他看来黑胶和CD除声音外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封面 , 黑胶封面的设计比CD要更加讲究 。这就好比看视频 , 用手机看很多细节看不出来,放到大银幕再看,所有细节上的毛病都清清楚楚 。这也是他倾向于与艺术家合作的原因之一 , 艺术作品首先保证了审美 , 放在唱片架上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与他所认识的前卫音乐人的音乐内在气质是一样的 , 可以完整地融合在产品设计中 , 没有割裂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