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腾讯们对HR动手了,我们盘点了26家大厂的数字化HR标准( 四 )


人力资源的数据化需要三个基础 , 穆胜博士称之为IBR 。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图3):
阿里腾讯们对HR动手了,我们盘点了26家大厂的数字化HR标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资料来源:穆胜咨询图3:IBR模型
这个模型是人力资源经营价值链中上下游指标关系的缩影 。举例来说 , X是组织结构精简度 , 而Y是人力资源效能 , 显然 , 组织结构精简对于人效有影响 。要建立这个模型 , 我们需要知道三类信息:
一是指标算法(Indicator) , 即找到量化组织结构精简度(X)、人力资源效能(Y)的指标 。这让人力资源专业从“语文题”变成“数学题” 。这个方向上考验的既是设计者的数据思维(DataMind) , 也是设计者对于人力资源专业的理解 。现在谈人力资源指标的机构不少 , 但说实话 , 指标有没有才华 , 是不是油腻 ,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
举例来说 , 我们通过“扁平化指数”来衡量组织结构精简度 , 这个指标受到管理幅宽和管理层级的影响 , 管理幅宽越大 , 管理层级越少 , 扁平化指数越大 。
二是指标基线(Baseline) , 即回答X和Y的指标多少算高 , 多少算低?这让人力资源专业成为能够迅速自检和反映企业问题的雷达 。
继续前面的例子 , 我们给出的Baseline是:扁平化指数低于1就是有组织冗余 , 激励真实指数低于5%就是假刀假枪 。我们为一个企业进行组织与人力资源量化盘点时 , 发现他们的职能部门扁平化指数只有0.3 , 我开玩笑——你们这已经不是金字塔大了还是小了 , 你们这直接就是埃菲尔铁塔嘛 。
三是专业规律(Rule) , 即回答X对Y的影响力a应该是多少?我们通过精简组织来提升人效究竟靠不靠谱?这能让企业发现提升人效的最佳路径 。
【阿里腾讯们对HR动手了,我们盘点了26家大厂的数字化HR标准】毫无疑问 , 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深入 , 人力资源管理一定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大厂们“春江水暖鸭先知” , 已经对自己的HR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您的企业要不要也跟上趋势?留给人力资源专业的时间不多 , 尽快上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