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变“吃人”,“围观”变“围攻”……“吃瓜”跑偏有玄机( 二 )


“吃瓜”变“吃人”,“围观”变“围攻”……“吃瓜”跑偏有玄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漫画作者:傅晓宁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分析 , 一方面 , 平台掌握了公众注意力资源 , 多数人关注着少量的“瓜” , 其他话题却显得无足轻重 , 这会形成一种群体错觉和舆论幻象 。另一方面 , “吃瓜群众”不断卷入公共议题中 , 甚至衍生出社会参与、话题迁移、网络暴力和舆论审判等一系列次生效应 。
——极端化 , 重声讨轻求证 , 易被情绪裹挟 。2021年10月 , 短视频平台一名网红袒露轻生念头后 , 一些“吃瓜群众”起哄 , 她在镜头前喝下农药 , 自杀身亡 。一些未知真假的“吃瓜”事件中 , 部分网民热衷于声讨 , 而非求证;当一些谣言被合法删除 , 网民却解读为“不可说的秘密” , 拒绝相信澄清 。
专家指出 , 一些事件成为公众情绪宣泄出口 , 分散的个体迅速聚集串联成“吃瓜群众”情感共同体 。在这种特定的舆论场 , 人们对信息是否真实等并不在乎 , 易被情绪裹挟;还有一些“吃瓜”者 , 渴望通过窥探、评价他人生活来获取自我认同 , 或者发泄现实不满 , 形成庞大声量 。
加强事实供给 , 放大理性声音
如今 , 众多网民自称“吃瓜群众” 。受访专家认为 , 要警惕“吃瓜”文化愈演愈烈 , 加剧谣言滋生 , 推倒个人隐私与社会谈资之间的“隔离墙” , 激发出不受约束的窥私欲、攻击欲 , 要避免“吃瓜”变“吃人” , “围观”变“围攻” 。
一方面 , 应着重放大舆论场理性声量 。“吃瓜”文化蔓延导致网络平台主观情绪满溢、客观事实呈现不足 , 公共议题中冷静、温和的思考者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 因此 , 要有意识地放大理性声量 。
与其担心“一刀切”式管理手段引发次生舆情 , 不妨适应网络平台上矩阵式传播的特点 , 当热点事件出现后 , 尽可能清晰详尽快速地进行信息披露 , 同时辅以相关政策性解读 , 让舆论场中理性观点、专业视角、主流价值的声量能够被网民看到和捕捉到 , 避免大量情绪化、极端化、断章取义类信息误导公众 , 进而充分发挥互联网舆论生态的自我净化功能 。
另一方面 , 要增强事实信息和严肃内容曝光度 。有网民指出 , 平台的热搜榜题目设定往往似是而非 , 点开看时整个话题下都看不到完整的事件关联 , 只有骂声一片 。能够提供准确清晰新闻事实的媒体往往不在前排展示 , 网民能够看到的大多是营销号和各类大V的调侃、指责和发泄 。“谣言止于公开 , 这是全世界基本的定律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认为 , 事实供给不足和难以查找是“吃瓜”文化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平台应该给予事实信息更多曝光权重和置顶资源 , 让公众在真相的基础上思考问题 。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络新媒体系副教授王少磊认为 , “吃瓜”虽然符合人性 , 但公众不仅有对娱乐内容的需求 , 也有对严肃内容的需求 , 也就是对权威声音、真实信息的需求 , “争夺公众注意力 , 不能只靠压抑前者 , 更要做强后者” 。
来源:半月谈
编辑:李力
责编:秦黛新
【“吃瓜”变“吃人”,“围观”变“围攻”……“吃瓜”跑偏有玄机】校对:郭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