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变“吃人”,“围观”变“围攻”……“吃瓜”跑偏有玄机

本文转自:半月谈
网络热词“吃瓜” , 用来比喻以事不关己的态度讨论八卦丑闻、围观个人隐私的行为 。客观来看 , 社交网络时代的“吃瓜”既是娱乐方式 , 也是社交方式 , 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引发公共讨论、带来意见表达的多元化 。但一段时间以来 , “吃瓜”跑偏 , 谣言滋生 , 大量低俗、虚假信息占据公众注意力 , “吃瓜”变“吃人” , “围观”变“围攻” , 给网络空间治理、社会治理带来新困扰 。
“吃瓜”成瘾 , “扒皮”越界?
南京市民王女士是个文艺青年 , 也是最早一批的豆瓣用户 。因为喜欢一名艺人而沉迷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上看营销号“爆料” , 跟着自媒体“吃瓜” 。她告诉半月谈采访人员:“我也知道浪费时间 , 但就是一个接着一个停不下来 , 跟追真人秀、电视剧一样欲罢不能 。我提醒自己太耽误事了 , 但很难戒断 。”
“吃瓜”变“吃人”,“围观”变“围攻”……“吃瓜”跑偏有玄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漫画作者:傅晓宁
沉迷吃瓜不能自拔的网民不在少数 。微博热搜曾有一个3亿多阅读量、2.6万原创的话题#吃瓜耽误了你哪些事# , 人们在这个话题里分享因吃瓜耽误学习、耽误工作、耽误家务的经历 , 自嘲“像极了瓜田里上蹿下跳的猹” 。
不仅如此 , 伴随“吃瓜”文化兴盛 , 娱乐圈这块“瓜田”沃土开始供不应求 , 网民将八卦的对象泛化至网红甚至是素人的个人隐私 。
例如 , 某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流调显示其一天出入3个夜店 , 网民以“吃瓜”为由深挖、曝光其私生活;高校学生在教室发生亲密行为被监控拍下 , 网民以“吃瓜”为由大量转载视频 , 被删后又以网盘加密链接标价出售;部分公众胃口越来越大 , 甚至称“吃一般的瓜索然无味”“要吃惊天大瓜” , 网络上“扒皮”“扒私”“扒坟”现象泛滥 。
“吃瓜”是一种上瘾的行为 , 一些App的信息供给又“投其所好” , “吃瓜”者则被困在八卦之“蛹”中 。全民“吃瓜”氛围形成后 , 一些网民在发现身边的事情后 , 会立刻以“吃到一个瓜”扩散出去 , 丝毫不觉得越界 。
“瓜熟蒂落”?暗藏隐忧
从正向意义来看 , “吃瓜群众”所形成的参与式网络围观通过新媒体渠道对事件的还原 ,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但负面效应是 , 一些媒体和个人为了追逐相关的流量红利 , 变相生产次生话题 , 随着商业逻辑的带入 , 公共议题的讨论不免会走向极端 。
“吃瓜”变“吃人”,“围观”变“围攻”……“吃瓜”跑偏有玄机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漫画作者:傅晓宁
——利益化 , 从种瓜、传瓜到吃瓜已经存在成熟的产业链 。一位艺人经纪人告诉半月谈采访人员一套“种瓜”流程——豆瓣“养蛊”(即刻意放出似是而非的假消息吊起网民胃口) , 再借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发酵 , 然后在知乎、B站等输出讨论观点 。连环套路下 , 公众注意力的流量密码就被“拿捏”了 。
一些私密化、圈层化社交平台成为“瓜田” 。半月谈采访人员在一些平台“吃瓜”群组发现 , 有人公然声明:“欢迎爆料 , 瓜的真伪请自行判断 , 放瓜、搬瓜都会保护 。”一些平台的“营销号矩阵”却多以此真伪难辨的“瓜”为线索来源 , 实现裂变式传播 。更有甚者 , 曾有一些群组因常有“劲爆瓜”且仅组员可见 , 组员账号转手价炒至数百上千元 。
——工具化 , 以“吃瓜消遣”为名设置议题、带偏舆论 。注意力已成为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 而在一些热搜榜上 , 常见的却是明星代孕弃子、网红家暴出轨、素人隐私泄露视频之类的事件和信息 。有关专家指出一种现象值得警惕 , 即利用大众对“瓜”的八卦心理 , 设置争议性议题 , 比如男女对立、阶层对立 , 以“吃瓜消遣”为由带节奏 , 反向绑架公众注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