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之惑:重回C位 潮水退去 谁在裸泳

本文转自:北京商报
近期 , 多起对XR(AR/VR)行业的投资 , 让虚拟现实产业重新回归大众视野 , 包括华为、字节跳动等大企业也纷纷入局 , 但在专家看来 , 这其中颇有“卡位”的意味 , 因为VR行业因缺乏技术支撑 , 已经经历了一轮寒冬 。对于未来发展 , 业内人士看好由B到C的曲线路径 。
VR之惑:重回C位 潮水退去 谁在裸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VR重获资本青睐
元宇宙的兴起 , 又让VR/AR重回C位 。近日 , 国内AR智能眼镜企业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Rokid”)获得总额7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 ,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和生态建设 。最新数据显示 , 今年2月 , XR(AR/VR)行业全球共完成20笔融资并购 , 国内完成4笔 , 国外完成16笔 , 全球融资并购总额约为4.2亿美元 。
据公开资料显示 , 早在2014年 , 杭州灵伴就已经获得由IDG资本、MFund魔量资本、元璟资本等牵头的天使轮投资;此后2015年获得A轮投资;2016年、2018年分别获得B轮与B+轮投资;2021年7月获得海通开元的战略融资;今年3月完成了来自复星集团的C轮融资 。
杭州灵伴并非个例 , 2021年6月 , AR眼镜光学方案研发商惠牛科技完成A轮融资;同年12月 , FOCO AR开启了Pre-A轮融资;成立于香港的Auki Labs于今年3月获得1300万美元融资 , Auki Labs预期其技术可用于开发AR虚拟宠物、游戏、个性化广告等 。
【VR之惑:重回C位 潮水退去 谁在裸泳】与此同时 , 互联网、消费电子领域的巨头们也纷纷下场 。2021年 , 字节跳动收购了VR设备厂商Pico , 去年Pico 系列产品一共售出50万台左右 , 今年更是将VR 销售目标从100 万台提高到约180万台 。2020年 , 华为在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上发布VR游戏套装HUAWEI VR Glass 6DOF , 并在去年正式上市 。
家电产业观察家许意强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谈到 , 目前各大企业发力VR , 首先是为了投资未来的提前性布局 , 及时占位和卡位 , 同时也看到VR未来的应用范围和商业前景广阔 , 希望可以抢夺市场份额 。
由热潮到寒冬
然而 , 此番资本入场究竟能搅动起多大水花仍不明朗 , 毕竟诞生不久的VR行业 , 已经走过了一轮“起朱楼”再到“楼塌了”的历程 。
2015至2016年初通常被视为VR的爆发期 , 索尼推出了PSVR;Facebook旗下有Oculus;HTC与Valve则联合开发了HTC vive , 与此同时 , 各路资本也蜂拥而上 。然而 , 转折在2016年下半年就已到来 , 据Steam数据 , HTC vive的用户增长在2016年8月就已停滞 , 其出货量约在10万台 , 低于此前的预期 。经纬美国曾参与Oculus的A轮投资 , 彼时其团队也曾表示“已经把头显类的项目屏蔽掉了” 。
据CB Insight统计数据 , 世界范围内重要的VR项目投资 , 在2015年第四季度达到峰值37起 , 此后逐季度下滑 , 到2016年中仅有23起 , 对AR的投资仅有6起 。
通讯领域专家马继华对此评价到:“VR技术虽然具有很强的未来应用前景 , 但因为技术不够最终只能沉寂 。”并表示很多科技公司本着怕掉队的心态在跟随 , 也有一些是为了稳定自身股价在讲故事 , 并不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 。
业内人士表示 , VR涉及的技术瓶颈是多方面的 , 并不是在现有的体感交互设备上的简单更新 。例如常见的游戏手柄只是通过振动给出体感反馈 , 然而成熟的VR要求更强的姿势追踪能力 , 包括对推力、阻力的反应 , 这些都是现有的技术积累不能提供的 。此外设备的运算能力承载的网络速度也是重要瓶颈 , VR设备需要具备极高的运算能力 , 能跟随人眼转动速度来渲染画面 。虽然有企业试图用Cloud VR的方式解决此问题 , 但网络传输速率仍不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