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2021年亏损超20亿元( 三 )
与此同时 , 喜马拉雅的上一些优质内容 , 还来自于从第三方IP合作方获取与作品相关的必要知识产权 。比如 , 与特定第三方IP合作方合作制作PGC , 会订立许可协议而转授权协议 , 有关许可的许可期限以及条款和条件各异 , 若第三方IP合作方不再愿意或不能够按可接纳的条款向平台授予知识产权 , 或知识产权存在缺陷 , 那么会影响喜马拉雅的内容能力 。而且随着竞争加剧 , 这种知识产权的授权成本或会增加 。
招股书中显示 ,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我们前十大IP合作方/内容创作者的收入分成成本及内容成本 , 分别占总营业成本约13.3%、10.8%及9.3% 。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十大IP合作方/内容创作者于平台的收听时长占总收听时长约为23.2%、23.5%及25.4% 。
其二在内容管理和应对侵权方面 。最近几年 , 政府主管部门一直在打击内容平台上的违法及不良内容 , 并采取限制性措施 。2019年6月至7月 , 因发现部分不当内容 , 喜马拉雅App在苹果及安卓应用商店被下架30天 , 这导致当时平台的平均日活和月活用户分别下降了5.8%、9.2% 。鉴于这种事件的影响 , 喜马拉雅已采取更严格的内容审查系统 , 以满足收紧的监管标准并筛查及删除存储于平台的不当内容 。
比如在内容管理与审核方面 , 喜马拉雅已部署或继续实施多项内容审查技术及措施来审查平台上的任何非法、欺诈或不当内容或活动 , 包括自动内容过滤、人工审核(574人的审核团队)、实名登记及用户承诺、用户举报、定期审查内容等措施 。数据显示 , 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 , 喜马拉雅发现并删除平台上分别约830万张、470万张及400万张不当或非法专辑 。
另外 , 由于喜马拉雅允许内容创作者于平台上传他们的内容或直播 , 这也使得喜马拉雅面临与第三方版权有关的潜在纠纷及责任 , 这包括从平台删除有关内容 , 以及面临潜在的侵犯版权申索及难以控制内容相关成本 。招股书中显示 , 由于版权侵权指控相关的法律诉讼 , 喜马拉雅于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别产生损失630万元、403万元和100万元 , 并于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分别计提应计法律诉讼拨备610万元、370万元和120万元 。
喜马拉雅还提到 , 在以前喜马拉雅允许内容创作者匿名上传音频内容 , 因而平台于过往数年累积的内容创作者可能并未获得适当及完整版权许可的内容 。鉴于目前平台存在大量该等内容 , 我们很难准确识别及核实上传该等内容的个人用户或内容创作者、该等内容的版权状况及可向其获得版权许可的正当版权所有人 。
内容获取成本在不断上升 , 以及竞争的加剧 , 也让喜马拉雅寻求在内容运营的规模效应 ,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组合以及定制的内容服务 。比如为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提供更多有针对性、适配不同地域的本地化内容和服务 。此外 , 还通过喜马拉雅极速版提高在下沉市场的渗透率 。另外 , 就是要实现跨不同年龄段的深入、全频用户覆盖 , 将扩展产品和内容类型 , 为用户提供一家子一辈子的精神粮食 , 拟通过数据分析能力提升各年龄段用户的体验 , 使产品陪伴和服务用户人生的每个阶段 。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内容获取成本 。喜马拉雅未来也在加大力度自制音频内容 , 比如在战略挑选的分类中引入更多内部开发内容 , 包括训练营、喜剧及悬疑专辑等 , 以改善内容相关的成本结构 。但现阶段 , 平台上大部分PGC内容仍有赖于获取相关版权 。
03物联网、电商以及金融的未来
在在线音频市场 , 喜马拉雅已经做到最大 , 但如今互联网的竞争 , 早已不是单一市场的竞争 , 而是全面争夺用户时长和注意力的竞争 。
- 安徽ETC发布暂停微信支付通知,微信支付称在高速行业投入大量成本长期亏损
- 太钢七项目获2021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
- 郭平:华为2021年研发投入在全球企业中位居第二
- 华为发布2021年报告:海思独立出来
- 跨境电商saas的未来在哪里?
- 2021年,国美零售行业共用生态
- 睿帆科技荣登2021年度中国信创500强榜单
- 一图读懂 青岛银行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
- SA:OLED统领2021年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市场,三星显示、京东方前二
- 2000亿AI龙头发布上市后首份财报,年净亏损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