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加林》:另外一种飞出地球的梦想

本文转自:北青网
《加加林》:另外一种飞出地球的梦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加加林》:另外一种飞出地球的梦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加加林》:另外一种飞出地球的梦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加加林》:另外一种飞出地球的梦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加加林》:另外一种飞出地球的梦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董铭
3月10日至4月10日在华举办的“法语活动月”为中国观众带来了五部法语电影 , 皆为去年在法国或比利时法语区上映的新片 。其中的《加加林》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 , 曾入围2020年戛纳国际电影节(因疫情没能首映和评奖)和今年的法国电影凯撒奖 , 于去年夏天在法国上映后 , 获得了专业媒体和普通观众的一片好评 。其中最为动人之处 , 除了充满想象力和诗意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 , 还有对逝去梦想的无限缅怀 。
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 , “尤里·加加林”的名字并不遥远 。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太空人 , 他身穿宇航服的笑容和绕地1小时48分的纪录 , 早已铭刻在史书上 。然而身为前苏联宇航员 , 加加林身上承载的意义又超过了科学范畴 。就在前几日 , 美国非政府组织“太空基金会”还鉴于“当前的世界事件” , 将一项原名为“尤里之夜”的活动改名为“太空庆典:探索未来” , 引发了俄罗斯方面的抗议和太空爱好者们的群嘲 。
对于法国人来说 , “加加林”则是一个逝去时代的缩影——位于巴黎郊区、塞纳河边上的Ivry小镇 , 曾真实存在过一个“加加林社区” 。而在这部电影《加加林》中 , 最后坚守在大楼里的 , 正是一个名叫“尤里”的黑人男孩 。
如今搜索网上的法国新闻 , 还能找到2019年加加林社区被彻底拆除的报道 。而在半个世纪前 , 那里刚建成时 , 加加林本人还亲自来到法国 , 为这些具有苏联风格的红色大楼剪彩 。电影一开场的古早新闻片段 , 纪录的正是那个充满梦想的年代 , 科学家们正畅想着飞向宇宙 , 居民们则在描绘着他们的新生活 , 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多年后 , 加加林却成了破败、犯罪和没有前途的代名词 , 正如《暴力街区》《悲惨世界》等法国“郊区电影”所呈现的混乱一面 , 这些法国历届政府的老大难问题 , 都是自后殖民时代、城市现代化和左翼理念退潮时就留下的征候群 。
“从没有一部HLM(廉租房)题材影片 , 有如此的温柔、美妙 , 摒弃了暴力 , 突显了诗意的视觉化” 。法国影片人们盛赞《加加林》的创新之处 , 正在于把沉重的现实主义与浪漫的太空幻想连接 , 让一个巴黎郊区青年继承苏联宇航员的梦想 , 既做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梦幻和科幻 , 也没有失去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力度 。
《加加林》里尤里的孤儿身份 , 其实也正是这类居住在HLM的边缘人群的象征 , 他们多是底层的贫穷家庭 , 外来的移民后裔 。在旧新闻片段中热烈欢迎加加林的基层劳工们 , 现在早已被“母亲”抛弃了 。论购买力和生存条件 , 也就比居无定所的吉卜赛人稍好一些 , 可一旦社区要被拆迁 , 未来自是未卜 , 这本是集体的悲哀 。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 随着带有理想主义的太空时代的远去 , “加加林”的拆除也是时代变换的必然 , 但总有一个孤独的英雄 , 会悲壮地做着最后的抵抗 。电影中的男孩尤里 , 生性腼腆 , 却是个动手能力极强的“极客” , 自己能给破旧的大楼换电路 , 把无人的房间改造成“太空舱” , 然而这种对社区的爱再深、再眷恋 , 也注定无法阻止楼倒人散的一刻 。曾经的太空英雄加加林 , 三十多岁就因为意外事故英年早逝了;如今的法国宅男加加林 , 则在“宇航员”的旧梦中睡去 , 用“与月为邻”“星辰郊区”的浪漫诗句为失落的微渺群体殉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