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Z世代消费文化C位,为什么是网络综艺?( 三 )
热门网综情绪爆棚
从婚恋压力,到求职焦虑,再到“佛系”“躺平”等情绪,一些网综因精准挖掘人们的兴趣话题而成为超级爆款 。爆款背后,是值得关注的社会情绪 。
——较为普遍的婚恋压力 。婚恋是网综里的“超级题材”,市场上有一大批关注恋爱、结婚、离婚等不同阶段,聚焦“母单”、离异、大龄等不同群体的节目 。展示独居生活或“大龄”男女婚恋的观察类节目走红,一定程度折射出对婚姻的“低欲望+不将就”态度正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新选择 。面对离婚率上升现状,离婚综艺则产生一种镜像式心理效应,让部分观众看到婚姻中的磨合、碰撞,一些话题也映射到自身婚姻生活中 。
与此同时,网综也展现了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念 。不同于多年前某婚恋节目中“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的言论,在一档异性交友网综里,90后女生关于“面包我都有,姐姐只要爱情”的表达,引发了有关支持女性经济独立的热议 。
——“打工人”的职场内卷 。求职竞聘类、职场观察类网综走红背后,是当下中国社会数量极其庞大的“打工人”群体 。当前,青年人在学业、工作中面临日益加剧的竞争,此类综艺试图通过职场工作及同事间、上下级间关系的观察式呈现,提供“攻略手册” 。
同时,也有观点认为 , 一些网综中求职者、职场人的形象普遍“精英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下“内卷”的职场生存状态 。例如,在一档职场竞聘类综艺节目中,实习生们多是“高颜值学霸”,就读于国内外知名院校,读书期间成绩优异,不少拥有良好家境 。一些观众表示“看完更焦虑了” 。
——“求躺平”的心理诉求 。在一档近距离观察体验城市年轻人生活的网综中,节目组请来心理医生为年轻人做焦虑自评量表 。一档选秀节目中,一位选手因反复公开表达自己“进不了决赛”“回家不录了”而意外出圈走红 。“这迎合了这个时代拒绝高压的部分心态” , 董晨宇说,慢综艺受到关注也有此原因,治愈类综艺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们压力之下的一个情感出口 。
社会情绪出口要注意观察和引导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传欣撰文认为,网综与现实世界的联系直接、密切,为用户带来伴随式、即时化的时空体验;它正开辟出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潜移默化影响观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 。
董晨宇认为,网综在反映社会心态的流动之后,还有强化其反映的既有社会心态功能 。如恋综、调解类节目在为受众提供建议的同时,也会使受众不断对应自身价值观,从而形成价值判断 。“一些网综中形成的舆论或公共讨论议题,可能会引起人们的道德反思,这比讲课要有意思,人们听的是故事而非理论 。”
受访专家认为,热门网综将社会争议性话题呈现一定冲突性,并将其戏剧化,此时观察员的评论和讨论就承担了引导社会心态的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大部分网综中,观察员角色均为多位明星加1名专家,一些明星的点评在价值观引导的有效性上值得商榷 。
此外,一些网综中的专家为“学术快思手”——参加的节目领域与其专业领域并不紧密相关,有些节目甚至会事先给专家提供好纲要,为专家规定好表达方向,这种观察点评和价值引导“有形无实” 。
【半月谈:Z世代消费文化C位,为什么是网络综艺?】网综作为社会情绪的重要出口之一,也是社会价值观引导中最接地气的“排头兵”,应合理、正确选择并配置“观察室内嘉宾”,强化节目价值观建设,注重输出理性、客观、高质量的观点内容 。
- 经济日报携手京东发布数据——中原城市群消费新态势
- 深圳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建或改造特色商圈最高奖1000万
- 数字人民币来了,数字货币能代替现金消费使用吗?
- 天猫家装升级本地服务,消费者可在淘宝“云逛”近4万家线下门店
- 2021网络文学题材转向,Z世代引领全民阅读新气象
- 次世代游戏主机为什么不支持hdmi2.1?
- 工信部:到2025年在消费品领域打造200家百亿规模知名品牌
- 企业推动可持续消费,营销也要花点心思
- 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的5种可持续包装创意
- b站公布旗下自有耳机消费品牌“bilip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