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智能手机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

时至今日 , 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已十分热闹 , 但属于可折叠智能手机的新鲜感 , 似乎也正在快速消失 , 同质化事实上已经是可折叠智能手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可折叠智能手机的未来发展方向在哪里?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现实来说 , 可折叠智能手机出现的目的 , 是想以可折叠的形态 , 打破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的高度同质化 , 并以大屏带来的娱乐和生产力等潜在体验优势 , 开拓出全新市场 。
市场开拓:可折叠智能手机正行走在路上
当然 , 从市场开拓的角度来看 , 可折叠智能手机或许正在朝着这一目标前进 。
来自市调机构Omdia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智能手机市场追踪报告》数据显示:到2021年末 , 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累计出货量达到了1150万台 , 这是自2019年首款折叠屏智能手机推出以来的新纪录 。
而随着厂商们的悉数入场以及可折叠智能手机价格的持续下探 , 从2021年开始 , 可折叠智能手机销量就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 。Omdia预计2022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将达到1400万台;到2026年 , 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将达到6100万台 , 占智能手机市场总量的3.6% 。
初看之下 , 这一数据表现似乎还不错 , 但考虑到当下距2026年还有长达四年的时间周期 , 以及在这四年时间周期内可折叠产品供应链进一步发展、完善带来的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探 。
那么再看这6100万台的年销量 , 就显得不那么好看了——要知道这并不是一家厂商所能达到销量数据 , 而是所有厂商的合计销量 。相对于当前传统形态高端智能手机的销量 , 也是相形见绌 。
来自Counterpoint发布的《2021年手机销量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机(400美元以上)市场份额也创下历史新高 , 增长至27% 。若以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13.5亿台的出货量为基数计算 , 则不难发现:2021年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大约在3.6亿台左右 。
所以在此现实下 , 可折叠智能手机进行市场争夺 , 依旧是一条长路 。
打破同质化:可折叠智能手机的使命只完成了一半
而从打破智能手机同质化的角度来说 , 它或许只完成了一半的使命 。
其相对于传统的智能手机而言 , 可折叠的形式 , 使其的确具备形态的差异化 , 但于这些可折叠产品自身而言 , 却也已然陷入了高度同质化之中——无论是在形态上 , 还是在交互模式上 , 甚至交互模式的同质化比形态的同质化显得更为严重 。
从可折叠形态角度来看 , 内折路线已然是主流趋势 , 外折虽然保留着最后的倔强 , 但妥协或许只是时间问题;而在交互形态上 , 则几乎是在沿着三星初代Fold产品的交互路径前行——铰链支撑下的多角度悬停、多屏交互、流转、多任务等等 。当然 , 在此国产在软件适配上有进一步的优化 。
如此种种 , 让可折叠智能手机虽然一只脚跳出了一条河流 , 但另一只脚却又踏入了另一条河流中 。
当下我们就几乎能够预见 , 厂商能在可折叠智能手机做的事情有哪些了——无非是给产品配上更好的影像系统、更好的屏幕、更大的电池 , 进一步优化软件适配、提升产品生产力表现、优化折痕表现、优化产品重量等等 。
这几乎就是厂商们能在可折叠智能手机上 , 所能玩的所有花样了 。这一现实 , 即使未来苹果入场 , 其也大概率也难以改变 , 其也无法跳出这一发展路径 。
可以说 , 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 , 依旧需要引路人 。
跳出手机思维 , 或许才是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路
但平心而论 , 出现在可折叠智能手机上的“出道即巅峰 , 一眼望到头”的窘境 , 或许并不是厂商们不努力 , 而是智能手机这一产业 , 已然进入了瓶颈期 , 乃至可以说智能手机产业已然PC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