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型虚拟人已成热门( 三 )


目前网易的虚拟人团队大概有几十人 , 团队是80%的硕士比例 , 还有10%的博士 , “是一群比较会玩的学霸 , ”阁语表示 , “团队成员不仅要有语音语言学、动画驱动、视效开发的能力经验 , 还需要对音乐和舞蹈有一定的兴趣和了解 , 因为我们要使虚拟人能够进行一定才艺表演 , 比如说唱歌跳舞的这种AI能力 , 所以这些人还要特别会整活 。”
随着虚拟人产业发展 , 也将诞生新的职业和岗位需求 , 比如虚拟人制造师、虚拟场景建筑师等 。
“人类宇宙怎么来 , 我们会谈到有很多的造物者 , 而虚拟人制造师 , 我想他就是元宇宙的创造者 , 这个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 。”网易伏羲AI虚拟人首席专家大丁表示 , 随着元宇宙的发展 , 未来还将诞生更多的职业 。
单价百万 , 痛点不少
虽说有千亿市场前景 , 也并不代表虚拟数字人的时代真的到来了 , 以目前的技术 , 大部分虚拟人还未实现元宇宙级数字人 , 且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
在元宇宙概念出现以后 , 国内大概出现了3万多个数字人 , 图腾科技高级副总裁COO尹逊钰表示 , 自己对数字人的标准是“90%的人看不出真假” , 但目前的数字人70%是二次元和卡通 , 30%为扁平式的纸片人及偏写实 , 高品质的数字人少之又少 。
不过精度越高的虚拟数字人 , 成本也会成倍增长 。洞见研报显示 , 虚拟人制作客单价在百万元以上 , 更高精度的虚拟人成本甚至达到千万级 。
以抖音美妆达人柳夜熙为例 , 其制作团队创壹科技CEO梁子康曾对媒体表示 , 柳夜熙仅制作投入就在百万元级别 , 而第一条柳夜熙的短视频成本约几十万元 。超写实虚拟人视频每秒的成本都在万元区间 。
在虚拟数字人的技术驱动上 , 仅一套专业动作捕捉服装就需要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的投入 , 同时需要十几个人的团队进行维护 , 赵天奇在演讲中介绍 , 每次穿这套动服 , 再加上头盔的校准需要一个小时 , 从而才可以达到对虚拟人的微表情控制 。
在制作周期上 , 虚拟人前期制作需耗时至少1个月以上 , 后期还需要不断投入赋予其丰富的内容 。以网易严选代言人林幺幺为例 , 团队透露 , 其制作时间大概在两个月 , 时间多花在对林幺幺定位、人设的打造 , 以及技术细节上的一些磨练 , 而林幺幺未来还将不断投入 , 进化升级 。
除了技术门槛和制作成本外 , 虚拟人盈利仍是难点 , 虽然已有品牌宣传、带货等商业模式 , 但大众化、普惠化程度还不足 。
万象文化创始人兼CEO夏冰就在演讲中表示 , 在虚拟偶像运营的过程中 , 发现流量获取较难 , “触达用户很难 , 赚钱更难 。”而去年国风虚拟人“翎Ling”入驻小红书后 , 第二条动态就是带货Gucci口红 , 过于激进的营销也引起部分用户不满 , 商业化前路漫漫 。
虚拟数字人背后往往是人为操控 , 因为有人的存在 , 也同样埋下了“翻车”的风险 。此次虚拟偶像A-SOUL因成员休眠以及背后中之人待遇问题 , 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 引发团队公关危机 。虚拟IP如何进行人设营造和形象维护 , 挖掘长远价值 , 仍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
除了中游IP运营外 , 动图宇宙CEO尹家鸣提到 , 就底层技术而言 , 目前开发者的投产比也存在困难 , “商业化效率不高 , 中间拖着一长串的技术环节 。”他表示 , 怎么样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进来 , 让更多的数字IP去蓬勃的发展 , 是带动这个产业往前走的关键问题 。
不过好在 , 虚拟数字人行业的巨大进步在于 , 乘着元宇宙的东风 , 从一个小众行业出圈成为了显性行业 , “原来一些企业或许不知道有这个需求 , 但逐渐出圈后 , 有更多产业的企业都知道后 , 这会是一个行业的巨大的变化 。”赵天奇认为 , 有了元宇宙级别的数字人 , 元宇宙产业未来会真正从PPT走向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