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畊宏:健身app行业背后的隐痛( 三 )


另外 , 回归到健身镜这个产品上 , 目前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
首先 , 健身镜是有门槛的 , 这个门槛比起健身App高得多 。
打开FITURE的天猫旗舰店 , 最贵的尊享版健身镜折后售价近8000元 , 最低的也要3000元 。
同时 , 买健身镜不是一竿子买卖 , 用户还必须为课程付费 , 品牌课程的费用每年在1000~2000元不等 。相比于健身App里白菜价甚至免费的课程 , 健身镜的课程着实不算便宜 。
其次 , 花完了钱 , 还得看钱花得值不值 。
对于健身镜 , 风评两极分化 , 但大部分的吐槽都集中在“不够智能”这一点上 。
“严重怀疑那个燃烧脂肪的指标是摆设 , 因为教练还在讲解 , 我站着不动 , 消耗卡路里的指标还在蹭蹭蹭地增加 。”
“健身播放过程中 , 经常出现加载中的情况 , 还时不时卡顿 , 非常影响体验 , 我家的网速可是200M哦 。”
除了不够智能化 , 课程内容有限也使得健身镜在一部分用户手中逐渐沦为鸡肋 , 在闲鱼等二手平台上随处可见健身镜的身影 。可见 , 初代的健身镜离达到用户需求还有不少的差距 , 产品和赛道的升级还将持续下去 。
作为智能化健身的代表 , 高端健身镜拼的是科技研发和课程开发实力 , 在这一点上 , 科技巨头们拥有先天的资本优势 。而假如各品牌想要拓宽下沉市场 , 那价格战又在所难免 。
从健身App的角度来看 , 他们无论是在砸钱拼价格还是研发实力上 , 都没有优势可言 。
健身镜这条路 , 好看不好走 。
03流量的紧箍咒
有些公司 , 坊间知名度颇高 , 故事听起来很美 , 就是不赚钱 。
这样扎心的故事正发生在健身App身上 , 包括国内唯一的互联网健身独角兽公司Keep 。一提到健身App , 人们也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它 , 然而 , 冲击港交所的Keep招股书却赤裸裸地对外宣告:对不起 , 我真的不赚钱 。
说不赚钱还是客气的 , Keep不仅不赚钱 , 而且还越亏越多 。
根据招股书显示 , Keep的年亏损从2019年的7.35亿元增加到了2020年的22.44亿元 , 而2021年前三季度的亏损就超过了2020年全年的亏损 , 达到了24.58亿元 。
2021年前三季度 , Keep营收同比增长41.3%至11.59亿元;但同期营销费用增幅高达342.1%至8.18亿元 , 主要来自流量获取费用和品牌推广费用的增加 。结果 , 经调整后的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至-6.96亿元 。
也就是说 , Keep看似光鲜的营收增长是建立在高额的营销成本基础上的 。
Keep自己也在招股书中承认:“策略性地增加了在流量获取和品牌推广方面的支出 , 以进一步获取、激活及挽留用户 。”
目前 , Keep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自有品牌产品、会员及内容服务、广告及其他 。这不只是Keep一家的盈利模式 , 几乎所有的健身App的盈利模式皆是如此 。而这三种盈利模式都逃不开一个核心基础 , 就是流量 。
刘畊宏:健身app行业背后的隐痛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例如 , 你以为Keep没有想过类似刘畊宏的直播红利吗?不 , 你能想到的 , 他都想到了 。然而 , 流量却成为了始终缠绕在Keep头上的“紧箍咒” , 令其头痛不已 。
Keep的直播课程签约了帕梅拉、周六野Zoey等人 , 在健身界中也算得上是顶流 。
然而 , 他们的共同特别就是并非Keep独家专属 。这些健身网红在抖音、B站、小红书等各大流量平台都有相关课程 , 而这些平台的用户数往往是Keep的数倍 。
【刘畊宏:健身app行业背后的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