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守住“北京时间”的硬汉,正在干一件世界上没有先例的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文 | 《中国科学报》采访人员 韩扬眉
最近半个月 , 张首刚的工作计划表细化到了小时——作为总指挥和首席科学家 , 他领衔研制的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高精度时频实验系统”到了最后冲刺阶段 。
该系统将是空间运行最高精度的时频信号产生和传递系统 , 其中包含世界首台空间光钟 。不久 , 它就要进入中国空间站 。
“6月5日 ,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空间站建造一切顺利 , 对我们工作的时间节点、任务要求也更明确了 。”造钟32年 , 张首刚依然激动、紧张 , 有压力 。
“你的所想所做是否体现了国家需求?”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以下简称国家授时中心)主任 , 张首刚常常反思自问 , 将其作为工作选题的第一准则 。
近日 , 张首刚获得2022年“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
在同事眼中 , 张首刚是“硬汉” , 所获荣誉实至名归 。他扎根西北数十年 , 白手起家 , 组织团队努力推动我国时间频率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整体跻身国际前列 。
而在一群孩子们眼中 , 他是温柔的“张爷爷” 。即使再忙 , 他每年都会在6月1日抽出时间参加所里举办的亲子活动;过年时 , 团队成员的孩子都会收到“张爷爷”的压岁红包 。
这个守住“北京时间”的硬汉,正在干一件世界上没有先例的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张首刚正在做实验 。国家授时中心供图
敬授人时
时间有“天长地久、至死不渝”的浪漫 , 也有“白驹过隙、逝者如斯”的现实 。
在科学家眼中 , 时间只有精准、更精准的严苛 。
作为能够产生时间信号(如秒脉冲)并有计数装置的原子频率标准 , 原子钟是时间精密测量的关键核心 。
它不仅是国家战略资源 , 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运行 , 更是国家话语权的体现 。
2009年 , 在国际上只有两三个国家实现了实验室型光钟原理样机的情况下 , 张首刚就开始策划中国空间站高精度时频系统的构建 , 着手世界第一台空间光钟的研制 。
经过10余年努力 , 团队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 , 打造出了地面光钟 。
目前 , 原子钟研制的制高点是空间光钟研制 。
即将进入太空的空间光钟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精度原子钟 。
当下 , 我国空间站高精度时频系统到了交付和联试的关键阶段 。
每天频繁召开和参加调度会 , 不时讨论技术问题 , 加上疫情防控需要 , 张首刚和团队成员把自己封在实验楼里 , 昼夜轮班奋战 , 安放几张简易行军床 , 吃住不出楼 , 幽默地自诩“科学打工人永远是年轻” 。
在张首刚看来 , 团队最怕的不是身心疲惫 , 而是事情没干好 , 耽误“国家事” 。
“我们正在干一件世界上没有先例的事情 , 都很兴奋 , 也很紧张 。但是 , 越是在这个时候越不能出差错 , 哪怕进入一粒灰尘 , 都可能烧毁光纤端面 , 部件就要拆解重装;一个螺丝没拧紧 , 都将是天大的事情 。”也因此 , 张首刚每天都鼓励大家树立必胜信心 , 按质量要求工作 。
“这是空间站箱内最复杂、难度最大 , 国际影响也很大的系统 。预计在5年内 , 我们将建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地融合、立体交叉的国家授时系统 。”张首刚说 。
坚守时“权”
每每谈起我国的原子钟发展 , 张首刚都会很自豪地说 , 我们实现了国家标准时间产生的自主可控 , 将我国标准时间与国际标准时间的偏差从100纳秒减小至3纳秒 , 综合性能跃居世界前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