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5%的医疗器械创新都失败了?

成功
是否有规律可循
医疗器械的创新仿佛是门玄学 。一般来说 , 不论哪个行业 , 超过95%的“创新”都会倒在商业化的道路上 。尽管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耗时更久 , 花费更巨 , 成功率却似乎比这可怜的5%更低 。比如可降解支架 , 尽管雅培、波科等心血管巨头们前赴后继地投入研究 , 历经十几年 , 却依旧没逃过产品上市后黯然退场的命运 。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 , 很多在某些维度上似乎“并非最优解”的创新器械 , 却意外取得了“剑走偏锋”的成功 , 赢得了可观的市场份额 。比如 , 椎间孔镜作为脊柱外科相对较新的一项微创技术 , 在全球成熟市场及中国的大型医院 , 只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众多手段之一 。但在中国的基层医院市场 , 该技术却大受患者和医生的追捧 , 火爆异常 , 甚至到了“一门技术养活一个科室”的程度 。
同是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 ,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同新不同命”?看似纷乱的创新结局背后 , 是否存在一条一以贯之的底层逻辑 ,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 为创新的商业化结果提供一个普适性的解释?
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笔者观察总结 , 评估某种创新器械对已有解决方案的颠覆程度 , 主要考虑以下五个维度:
公式右侧的五个维度分别解释如下:
患者治疗获益:
能给患者带来的获益程度 。包括近期获益(如术中出血量、近期并发症率、出院时间等)和远期获益(如远期并发症率、远期生存率等) 。
技术痛点解决:
对目前临床上各种困扰术者实现治疗目的 , 阻碍手术顺利完成的痛点 。比如对于解剖区域狭窄的复杂精细手术 , 如何解决操作空间狭小、术者手抖造成组织损伤等一系列难点 。
医生自我实现:
采纳新理念、新技术能给医生带来的自我实现方面的收益 。对不同阶层的医生而言 , 自我实现的意义各异 。对顶尖专家而言 , 可能是通过创新治疗理念的宣导 , 奠定巩固其行业领军地位;对于中青年骨干医生和区域性专家 , 可能是通过对创新治疗手段的精进 , 实现学术地位的“弯道超车”;而对于更为基层的医生 , 更可能是通过对创新治疗手段的学习 , 获得业务上和行政地位上的提升 。
临床应用成本:
临床团队从无到有应用某种创新方案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新的手术方式一定会有学习曲线(一般需数十台手术) , 在学习曲线内 , 主刀医生和团队都需要大量额外时间进行学习 , 手术时间也会因不熟练而大幅延长;越过了学习曲线 , 手术时间虽缩短 , 但有可能仍比传统手段长(比如某些机器人需花时间提前设置) , 导致手术量较应用新技术前下降 。这些都是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成本 。
支付方净支出:
即支付方(包括医保和患者自付)为购买使用该创新解决方案所需的净支出 。所谓净支出 , 即不仅要考虑费用支出(一般包括设备使用费用、耗材费用、因使用该器械而产生的服务费用等) , 还应考虑费用节省(比如因应用新产品 , 住院时间缩短而节省的住院费、医药费等) 。
而医疗器械创新的底层逻辑 , 就是要在以上5个维度中 , 在尽可能多的维度实现“极大突破” , 且尽量避免在余下某个维度被“一票否决” 。根据笔者观察 , 如果在5个维度中的2个以上实现“极大突破” , 就已经非常有可能产生颠覆性创新 。但即使创新方案“极大突破”再多 , 如果在某个维度的表现明显不如传统手段 , 也极有可能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被“一票否决” 。
什么是“极大突破”?定量角度 , “极大突破”就是要比现有方案有至少2倍 , 甚至5-10倍的提升 。比如腹腔镜微创技术 , 就在减少病人手术创伤方面 , 相比之前的开放术式有极大进步 。一般来说 , 开放手术切口在数厘米甚至10厘米以上 , 出血量在400毫升以上 , 数天才能下床;而通过腹腔镜 , 只要2-3个0.5-1.5cm的小口 , 出血量只有100毫升左右 , 2天就能下床 , 这就是在“患者治疗获益”维度的极大突破(尽管主要是近期获益 , 远期获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再如 , 对医生来说 , 目前腹腔镜技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 比较难发表有影响力的文章 。而手术机器人作为前沿成果 , 学术热度高 , 几乎到了“做一台手术就能发一篇文章”的程度 , 这就是在“医生自我实现”角度的极大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