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5%的医疗器械创新都失败了?( 三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患者治疗获益角度 , 相对于传统电刀 , 超声刀的原理是通过超声切割凝固组织 , 不会因为电流通过机体导致组织损伤 , 不会由于术后焦痂脱落导致二次出血 。大量研究显示 , 超声刀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均小于传统电刀 , 实现了“极大突破” 。同时 , 从临床痛点解决角度 , 超声刀可以一次性完成抓持、切割、止血多个动作 , 减少了器械更换;切割时产生烟雾少 , 对腹腔镜视野影响小 , 极大提升了手术效率 , 又是一个“极大突破” 。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极大突破” , 超声刀正在快速替代传统电刀 , 成为临床上的主流选择 。
(4)虚拟手术模拟器则是在“医生自我实现”和“临床应用成本”尺度上 , 对传统的“观-练-教”的学徒式手术训练方式的一次颠覆 。
为什么95%的医疗器械创新都失败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手术模拟器早已存在 , 但由于仿真度不高 , 一直无法满足实际临床训练的需求 。近年来AR/VR/MR等技术的突破 , 使得手术模拟器的训练质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虚拟模拟器让手术训练摆脱了手术时间、数量和场地和医生经验的限制 , 至在某些知名医学院 , 已经开始让本科生上手进行模拟手术体验 。因此 , 手术模拟器相对于传统手术训练方式 , 在帮助医生精进技术 , 早日达到“医生自我实现”方面有极大突破 。
不仅如此 , 由于虚拟手术模拟器大大缩短了年轻医生手术训练的学习曲线 , 降低了临床上规模化应用诸如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等新技术、新手术方式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 在降低“临床应用成本”角度 , 也有极大突破 。正式因为存在上述两个“极大突破” , 虚拟手术模拟器在最近几年无论作为单体产品 , 还是作为手术机器人等其他产品的组件 , 都是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宠儿 。
接着是2个非典型案例:
(1)可降解支架曾是因“患者治疗获益”被一票否决的代表 。
心内科领域 , 可降解支架这一创新概念酝酿多年 , 一句话总结 , 就是在“患者治疗获益”这一点上栽了跟头 , 被“一票否决” 。概念的最早提出 , 是为了解决传统药物洗脱支架存在的支架血栓的问题 。相比后者 , 可降解支架理论上最大的优势就是 , 可以在三年半左右的时间完全降解 , 恢复血管的组织的弹性以及舒张和收缩功能 , 从而减少支架血栓发生的可能 。
为什么95%的医疗器械创新都失败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但是从多年的现实研发经验和临床试验结果来看 , 可降解支架在患者获益方面 , 仍存在很大问题 。2016年 , 雅培Absorb可降解支架美国FDA获批 , 但不到1年就因为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增加被FDA加黑框警告 。不久宣布停售 。受雅培影响 , 波士顿科学也在2017年宣布停止可降解支架领域的研发 。不过 , 国内厂家乐普在2019年2月宣布其可降解支架VeoVas CFDA获批 , 且临床试验各项数据优于雅培和波科的产品 , 值得继续关注 。目前看来 , 众多国内外厂家仍然不断在可降解材料选择、降解速度、载药量、药物洗脱速度等热点问题上进行尝试 , 争取早日实现对“患者治疗获益”鸿沟的跨越 。
(2)椎间孔镜技术 , 则是“细分颠覆”的一个代表 。
作为一种较新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微创术式 , 如果从整体市场的角度分析 , 其五个维度均没有达到“极大提升” , 只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众多手段之一 , 并非颠覆性术式 。但如果将视角缩进到“基层医院和医生”这一细分市场 , 则其“患者治疗获益”、“医生自我实现”和“支付方净支出”三个维度对其目标受众均达到了“极大提升”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