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电商折戟英国:策略失误、考核混乱、部门内耗( 二 )


雷峰网了解到的情况是 , TikTok不得不限制出海卖家在美国买流量 , 以防效果不准影响口碑 。而广告部门也因多种原因 , 年初定的GMV目标 , 已经连续三个月没完成 。
而英国的文化、经济与美国相近 , 政策相对宽松 , TikTok可以将电商模型在英国跑通复制到美国 。
蓝莲花研究机构董事总经理杨子潇认为 , 英国是非常典型的市场 , 是TikTok电商进军欧洲乃至全球关键一站 。
TikTokShop折戟在英国
把英国的电商模式 , 套在美国市场上 , 首先取决于 , 英国的模型能否跑通 。
这看似正确的连环棋布局 , 其实进展的并不顺利 。
雷峰网了解到 , 在英国 , 一场直播能做到5000英镑的凤毛麟角 。在印尼 , 稍微好一些的直播就能做到1-2万美元 , 大促期间可以做到5-6万美元 , 品类齐全的卖家可以超过10万美元、20万美元甚至更高 。两国差距非常悬殊 。
谈到原因 , 可以归咎于英国用户“不适应”直播购物 , 消费能力也不高 。比如 , TikTok在英国的平均客单价只有10-15美元 , 而在美国是30-40美元 。可实际上英国和美国的人均收入差距并不大 , 但为何消费客单价差出3-4倍 。
导致收入与消费严重不对称的扭曲 , 就出在TikTok身上 。
TikTok电商在英国的销售策略 , 可能一开始就是背离市场的 。
参考国内抖音电商和东南亚 , 在英国 , 为了抢占市场TikTok也打出“高性价比”策略 , 因此直播间里 , 经常有0.99英镑极端低价的商品 , 满10、15英镑就包邮的优惠 , 还有欧莱雅等大牌超低价的折扣 。尽管如此依然成交寥寥 , 主播喊破喉咙直播一晚上 , 大多数商家只有几百英镑的收入 。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这里有个关键问题 , 何谓性价比 。
跨境大卖家阿伟直言 , 便宜不代表性价比 , 英国用户更看重产品质量 。
据阿伟观察 , 英国站吸引了大量擦边球卖家 , 假货横行 , 比如戴森某款450英镑 , 山寨款只卖14英镑 。而且TikTok采购来自中国和英国廉价的商品直接卖 , 这些产品质量很差 。因此在他看来 , 这样的平台显然不会吸引英国的主流消费群体 。
某跨境服务商阿佐认为 , 欧美电商不能做客单价10美元以下的生意 。物流、产品本身、营销都是笔不小的开支 , 这种情况再在打价格战 , 卖家们谈何利润 , 更谈何服务、质量和内容?这会陷入死循环 , 卖家无法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 , 买家无法得到好的消费体验 , 最后反噬在平台上 。
最近关掉的Fanno就是例子 。Fanno定位欧洲拼多多 , 里面不乏10美元以下的商品 , 还聚聚了大量擦边球卖家 , 假货、货不对板频发 , 甚至有些卖家直接邮寄空盒 。尽管靠着TikTok的流量起飞一段时间 , 然而业绩一直很差 , 不仅成立几个月也没披露业绩 , 入驻的卖家也抱怨一天卖不出几单 。如今的关停在很多行业人士的意料之中 。
TikTokShop也想摆脱这个局面 。前不久TikTokShop封店是为了提高卖家质量、肃清平台秩序 。然而 , 低价、假货已经吸引了一些质量非常低的用户 , 很多纯粹为了薅羊毛 。阿伟发现 , 一旦停止补贴、价格回弹 , 有些卖家的订单就断崖式下跌 。
由于TikTok经常要求大牌做超低折扣活动 , 品牌们对此非常不满 , 经常提出抗议 , 也多次与TikTok的管理层沟通 , 然而依然没任何改变 。
背后的原因是公司考核的唯一标准是GMV , 有些品类要求每月完成40万英镑 , 这对大部分员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无论员工多努力 , 无论熬多少个通宵 , 没GMV就无法升职加薪 , 还要面临被优化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