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创意,将博物馆“带回家”(解码·走近新职业)( 二 )


去年 , 苏州博物馆与一家授权书店联名合作千片拼图《奇遇苏博》 , 属于深度开发的新产品 。跨越古今的人与景 , 与当代的苏州博物馆共同呈现在画面中:文徵明手植的紫藤、忠王府路上的古典戏台、武人手持吴王夫差剑在院里舞剑……历时8个月的改稿 , 每个地方都被拿着放大镜 , 反复核实推敲涉及的史实和常识 。
对于文创IP授权专员来说 , “找茬挑错”和查漏补缺还远不是工作的全部 。有时 , 还会在文创中埋下匠心独运的“彩蛋” 。比如 , 《奇遇苏博》的画面中加入了狮子林中的亭子 , 因为这是江南园林最具代表性的标志之一;拼图中还藏有老中青3个“贝聿铭”——一个在门口主持开幕 , 一个戴着安全帽指挥现场施工 , 一个蹲在假山前拍照 。“通过这种方式 , 向博物馆的设计者贝聿铭致敬 , 也让文物可感可亲 , 文创产品有趣味有意义 。”蒋菡说 , 文创IP授权专员想要表达的文化内容 , 蕴藏在这一个个细节之中 。
跨界融合 , 连接广泛的社会资源和公众参与
【点亮创意,将博物馆“带回家”(解码·走近新职业)】产品上市 , 是文创IP产品落地、直面受众的环节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 , 消费者喜爱年轻化的创意以及能带来生活美学的体验 。”蒋菡介绍 , 这将推动文创IP授权不断改进 , 也改变着博物馆的发展业态 。
2020年初夏 , 苏州博物馆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通过IP授权 , 把展览办进了上海的一家商场 。创新在于 , 展出的内容不是文物或者复制品 , 而是苏州博物馆的IP本身 。在400平方米的空间内 , 布置了两个主题:明代文人展和苏州博物馆建筑展 , 这也是苏州博物馆具有辨识度的特色IP内容 。
蒋菡介绍 , 明代文人展的空间 , 还原了文徵明手植紫藤的场景 , 用竹艺再现了唐伯虎与文徵明的文人精神;苏州博物馆建筑展 , 则通过一个窥视镜 , 360度展现一个球状空间的内部景观 。
更重要的创意在于 , 这项展览显示出博物馆的“无界”发展趋势 。“IP授权打破了博物馆的‘围墙’ , 带来了跨界融合发展的可能 。”蒋菡说 。不管是线上的影视节目、联名游戏 , 还是线下的文创产品、异地展陈 , 多种多样的授权尝试连接了多元的社会资源 , 吸引了广泛的社会参与 。
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 , 苏州博物馆的办馆思路从“将文物藏起来搞研究”的1.0版 , 到“文化遗产开放共享”的2.0版 , 再到“泛博物馆受众规模空前扩张”的3.0版 , 运营模式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本转变 。
“我们从事的正是一种拓展边界的探索——通过与品牌方的合作来互相借力 , 打造更好的文化项目 。”蒋菡介绍 , 目前苏州博物馆每年的授权版税达300多万元 , 文创产品销售额4000多万元 , 但对文创IP授权专员来说 , KPI(关键绩效指标)并不是经济收益 , 而是博物馆的文化影响力 。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12日 1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