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咏楼观察丨光伏,能否让义乌“两条腿走路”?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浙江新闻客户端 采访人员 何贤君 杜羽丰
八咏楼观察丨光伏,能否让义乌“两条腿走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每隔几天 , 就有一辆载满货物的火车 , 从义乌西站出发 , 驶向宁波舟山港 , 再通过海运接驳 , 销往海外 。
新奇的是 , 这些货物 , 不是小商品 , 而是光伏光电产品 。
义乌 , 从“鸡毛换糖”起步 , 创造了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 。眼下 , 义乌在坚持小商品发展的同时 , 悄然开启了光伏光电时代 。数据显示 , 义乌的光伏光电产业投资规模已超800亿元 , 产能超100GW(注:1GW=100万千瓦) 。到2022年底前 , 义乌将完成50万千瓦光伏装机并网 , 预计年发电量达5亿度 , 相当于可以解决近2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 。
网友还在调侃“义乌绝不会让你失望”时 , 他们熟悉的义乌 , 已经变了 。
八咏楼观察丨光伏,能否让义乌“两条腿走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义乌—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光伏专列出发 。拍友 陆磊 摄
进击的光伏
很多人不知道 , 直到2019年 , 义乌工业生产总值还不如邻居——兰溪市 , 而兰溪常住人口仅是义乌的三分之一 。一直以来 , 义乌贸易市场领先全国 , 工业却是一块短板 。
观察浙江的千亿县 , 会发现大部分地区都有附加值较高、核心优势鲜明的产业集群 , 比如慈溪的小家电、余姚的汽车零部件、温岭的数控机床等 。唯独义乌 , 过去因小商品产业低小散长期被人诟病 。
如何发展工业?那么多赛道 , 究竟选哪一条?义乌选择了光伏 。
2016年 , 义乌信息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园拔地而起 。当时 , 整个光伏行业处于低谷期 , 面临着巨大挑战 。但果敢的义乌人认为 , 国家发展光伏的方向是坚定的 , 对光伏产业的支持也是毫不动摇的 。
从“0”到“1”的关键落子 , 是爱旭股份 。自2009年成立起 , 爱旭股份在国内光伏电池片出货量上一直数一数二 。它也是第一个进驻并将集团总部设在义乌的光伏制造巨头 。
2017年1月 , 爱旭与义乌高新区签订了年产8GW高效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 涉及投资约60亿元 , 占地面积达350亩 , 当年就实现了首期部分项目投产 。
行业龙头催生的“磁吸效应”是强大的 。继爱旭股份之后 , 全球排名前列的东方日升 , 也将新制造基地设在义乌 。如今的义乌 , 已汇集了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爱旭股份等光伏头部企业 。
《义乌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 , 至2025年 , 义乌光伏产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 并形成5家产值超100亿元的领军型企业 , 一批超10亿元的成长型企业 。
八咏楼观察丨光伏,能否让义乌“两条腿走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晶澳科技年产10GW组件辅材配套项目开工仪式 。共享联盟义乌站 供图
潜伏的危机
义乌光伏 , 高歌猛进之时 , 有人却提出不同声音 。
“义乌位于浙中 , 四面环山 , 缺水缺地 。”浙江中天投资公司分析师吴昕认为 , 与土地、能源便宜的中西部相比 , 义乌大力引进发展光伏及配套产业 , 难度不小 。
拿爱旭股份来说 , 一天用电量高达100多万度 , 苏溪镇光伏业用水量 , 日均约5万吨 。如何更好、更科学规划用地 , 是义乌面临的一大考验 。
另一个潜藏的危机 , 是光伏行业“内卷” 。行业协会的资料显示 , 过去两年里 , 超过70家与光伏“八竿子打不着”的外部行业公司 , 开始跨界做光伏 。吉利集团等车企 , 赫然在列 。